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行之:半導體明年「無基之彈」

提要

研判最糟的狀況已過 營運將逐季往上 股價浮現走升契機

陸行之認為,台積電去海外設廠是長期分散風險策略,但核心競爭力仍會留在台灣。(聯合報系資料照)
陸行之認為,台積電去海外設廠是長期分散風險策略,但核心競爭力仍會留在台灣。(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68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國泰世華銀行舉辦「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資深半導體評論家陸行之會中就半導體產業景氣位階分析指出,半導體業者今年營運逐季往下,明年則會逐季往上,今、明年成長幅度皆有限,不過,股市將反映逐季往上走、同比改善的預期,研判最糟的狀況已過,明年股價將出現「無基之彈」的走升契機。

分析各國半導體策略,陸行之指出,美國作各種技術管制,要台積電(2330)(2330)等關鍵半導體業者到美國投資,並加速英特爾分割,希望美國製造可以做起來。

大陸方面,在先進製程不能玩的情況下,預期未來會把重心放在成熟製程的擴充,對台灣業者、投資人來說,要衡量此舉會否影響台系成熟製程業者。另一方面,美國封鎖陸半導體,將促其IC設計則可能會有洗產地的情況。

陸行之認為,台積電去海外設廠是長期分散風險策略,但核心競爭力仍會留在台灣。目前英特爾製造成本高,代工技術落後,三星則有產能、良率落後等挑戰,全球半導體代工替代方案還沒著落,使得台積電在半導體供應鏈中仍站穩關鍵位置。「台積電有事,全世界都有事」。

就半導體景氣位階判斷,陸行之表示,目前最糟的四個行業包括驅動IC、面板、砷化鎵、遊戲板卡等,已有慢慢轉好的跡象,其他領域則仍在探底階段。

晶圓代工產業雖還未衰退,但它的客戶已經衰退了,未來將會有所影響。其中,台積電更是最落後的指標,因客戶砍單會先砍單規模較小的晶圓代工廠,而後才會慢慢砍向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反之亦然,當產業復甦時,台積電也會率先回穩,所以,台積電的下行周期會相較短。而就尺寸來看,8吋又會比12吋衰退得快。

就材料供應商資料倒推,陸行之指出,雖然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還沒掉,但從投片量的角度來看則是已經下滑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獨家/中芯對供應鏈台廠一口氣下兩年份訂單 要求盡速交貨
下一篇
Apple Car也可能採用一體化壓鑄技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