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巨大握百億現金 延票啟疑竇

提要

兩點待釐清 ①前三季財報亮眼 財務狀況無虞 ②存貨衝上375億元 比海嘯時多三倍

巨大公司外觀。(翻攝自GOOGLE MAP)
巨大公司外觀。(翻攝自GOOGLE MAP)

本文共1262字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巨大(9921)(9921)突然通知供應商延後票期45天,業界譁然。翻開巨大最新財報,前三季每股純益達15.01元,已逼近去年全年,截至第3季底手上現金及約當現金仍有132.2億元,創歷史新高,並且先前才剛完成現增與公司債募集67億元,財務狀況理應無虞,何以突然讓這家全球自行車龍頭要求延後付款,啟人疑竇。

檢視巨大最新財報,多數的數字都相當正常,第3季毛利率22.3%,雖然低於前一季的24.6%,但仍在合理區間,單季仍大賺超過半個股本。

在業績數字的背後,資產負債表則有一些令人不解之處,尤其截至9月底,巨大現金及約當現金衝上132.2億元新高,比去年底的77.14億元大增逾71%;而就所有應付款項總金額來看,則是196億元,比前一季的217.8億元還少。

產業界人士分析,一般而言,上市櫃企業通知供應商要求延後票期,多半是考量未來現金與約當現金周轉可能面臨難關,但從巨大最新財報來看,幾乎看不出什麼異狀,尤其巨大不僅現金滿手,應付帳款也沒偏高,加上之前又完成總金額67億元募資,「實在沒道理要求延後支付供應商貨款」。

據了解,大部分供貨給巨大的供應商票期都是三個月,此次巨大要求展延45天,亦即巨大向供應商要求能增加五成的時間周轉,確實不尋常。

巨大最新財報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存貨金額飆高,截至9月底衝上375億元,為歷來最高水位,甚至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最高的近90億元高了逾三倍,儘管巨大近年營運規模比2008年更大,庫存增加也是理所當然,但就短期時間觀察,巨大近十年來單季庫存平均多落在200億元以內,但從去年第2季底過後竟衝破200億元,去年第4季更進一步達到300億元以上。

拉長時間來看,巨大存貨金額從2020年第2季底的131.1億元,連續九季攀高,截至今年第3季底更高達375億元,不僅比過往正常水準逼近倍增,短期內庫存只增不減,更引發外界「為何產品賣不掉?」的質疑。

業界人士分析,一般而言,上市櫃企業庫存一路攀高或暴起暴落,多半是面板、記憶體等景氣循環產業有其周期性原因導致,但巨大所屬的產業並景氣循環產業,近期庫存只增不減,「確實怪怪的」。

巨大突如其然告知供應商要展延票期,並以「在世界各國逐漸解封下,原自行車的爆發潮如雪崩般一夕崩解,市場庫存之高,1970年以來前所未見」來形容公司當下面臨的處境,在手上現金、應付帳款都無異常,甚至手上現金滿滿下,公司經營高層「肯定先看到了什麼」,這一點,巨大高層真的必須進一步對外說清楚、講明白。

尤其巨大在全球自行車產業具有指標地位,更是台灣品牌之光,歐美消費者不一定認識台積電,但知道巨大「Giant」品牌的人肯定更多,巨大事件不僅攸關公司未來營運,更牽動台灣品牌在全球消費者的形象,不得不謹慎嚴肅看待。

延伸閱讀》

巨大延票風暴燒!盤中一度跌停 美利達、愛地雅齊重挫

巨大CEO劉湧昌:半年解決存貨

巨大債權銀行兩管道了解狀況

巨大延票砍單 法人:應不致發生更壞狀況

產業資料庫-自行車

經濟日報-產業資料庫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產業資料庫」功能,精心製作台灣七十大產業資料庫與產業鏈地圖,欲看更多請點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微星與 UBISOFT《刺客教條:幻象》聯手打造新電競體驗
下一篇
台積電 Z 世代員工占比逾10% 首導入 AI 人資機器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