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3字
曾是台股股王的茂迪,正推動企業轉型。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茂迪已啟動次世代N型TopCon太陽能電池量產工程,預定明年上半占比將拉升逾55%,2024年第4季占比拉高至100%;茂迪也全力拓展漁電共生案場,要以養殖為主、光電為輔,透過室內養殖,打造公司營運成長第二隻腳,並鼓勵年輕人返鄉投入科技養殖,為環境永續做出貢獻。
茂迪今日首次曝光茂迪已練兵已久的漁電共生案場。葉正賢也說明茂迪拓展漁電共生的戰略及布局。
葉正賢表示,茂迪的漁電共生案場,主打室內養殖。案場設計以養殖優先,且保留戶外蓄水空間,室內挑高4米,具有通風保溫設計,且全面使用茂迪TOPCon模組,將發電效益最大化,雙面發電增加發電收入。
另外,環境管理採用機械投餵料,並鎖定高經濟的白蝦為例。由於養蝦逾九成風險是病毒感染,採取室內養殖可有效隔離禽鳥及飛沫病原接觸,室內的活存率至少可逾七成,遠比室外養殖活存率僅10~15%效益高。
茂迪養殖團隊進一步補充,以前電視廣告說,「電腦可以挑花生」,現在是「用科技也能養蝦」。室內養殖,即使上面有太陽能模組遮蔽陽光,仍可以一分地來說,一次投放生產1000斤蝦,年獲2.5到3次,加上漁電共生電廠,全數採用高轉換效率的次世代TopCon電池模組,可將投資報酬率拉高到7-8%。
葉正賢強調,茂迪在太陽能垂直鏈已扎下深厚技術基礎,未來不求做到最大,但絕對要做到最好。
他強調,目前太陽能模組訂單能見度已到明年第2季。未來透過領先業界的次世代TopCon電池,生產M6或M10大尺寸模組,光電轉換效率輕鬆可逾400W,屆時茂迪將可立足台灣、放眼國際。
但茂迪決定透過科技養殖,建立公司營運第二隻腳。隨著公司已決定入股擁有豐富技術的鋒沛海洋公司,將可建立高科技養殖技術,逐步擴大室內養殖規模。
茂迪將以科技養殖,作為切入漁電共生的基礎,葉正賢強調目前對經過先期試驗養殖場的技術扎根,目前對白蝦育成率愈來愈有信心,相信很快會反映在茂迪的營收上。
茂迪目前已有18MW的漁電共生案場進入流程,加上非漁電持有電廠達33MW,目前電廠建置量逾50MW。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