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向上管理,.華人學不會?

提要

向上管理,華人學不會?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113字

哈佛商業評論 文/楊瑪利

2019年時我訪問了亞裔創投教父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的千金劉宏敏,她當時是花旗銀行位階最高的華人女性,擔任財富管理北美區執行長,統領2,000位員工,管理5,000個總資產逾5億美元的富豪家庭。2021年,她更高升為花旗銀行財富管理的全球總裁。

訪問時,我請教她,身為一個華裔要在美國社會出人頭地,需要克服哪些困難?我至今仍難忘,她指出,絕大多數的華裔小孩,從小儘管功課很棒,但大多不會「自我行銷」,所以吃了很多悶虧,包括她在內。

推薦

直到高一,遇到一位老師,激發她的潛質,她花了很多年努力練習表達與溝通,才克服了文化障礙。她反省,華人的家教與文化強調謙虛,不擅長適當表達,「但在美國要出頭,必須自己表達,否則沒人會知道。」

我們從小有一句口頭禪:「人在做,天在看」。上學以後自然相信,「我在讀,老師會看」。工作了以後也就自然相信,「我在做,老闆會看」。儘管的確有不少人「做三分,說十分」,過度吹噓自己的努力與功勞,但多數華人、台灣人,仍然不太會適度行銷自己。即便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劉宏敏,都要花很多年克服這個困難。

適度表達,讓主管看見自己的優點

自從去年7月《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推出以來,目前每月平均聽眾下載數已超過60萬人,經常收到一些聽友希望我們分享什麼主題,其中一項就是「向上管理」。顯然許多人對於如何跟自己的長官相處,感到困擾。這個困擾的源頭之一,就是不會適度行銷自己,不知道如何讓長官了解自己的價值?

其實我在這方面也做得很差,必須跟大家一起學習。我在農村社會長大,小時候被教育「有耳無嘴」,上班後相信努力拚命,老闆一定會看到。若老闆沒看到,就聳一聳肩膀,認了,繼續努力。有時被辦公室政治掃到、被誤解,也只好阿Q心態,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相信許多上班族跟我的心態一樣,因此不免覺得委屈。其實《哈佛商業評論》有很多向上管理與適度自我行銷的文章,跟表達、溝通都相關。

綜合《哈佛商業評論》的多篇文章可得出結論,向上管理絕不是每天找長官討價還價,要升遷、要加薪、吹噓自己有多棒,前提仍是要在期限內,達成公司賦予的任務與目標;做事的方法、過程,合乎公司的期待;尊重與理解長官的立場;重視團隊的利益,而非只有個人的利益等。這些前提若能達成,再來適當表達自己,才是恰當的。

Podcast第71週的人物面對面單元,邀請在人資界工作二十多年、經營「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與臉書十多年的貴賓來分享心得,他認為市面上有太多書、課程都是在談領導,著重上對下的統御,但很少談由下對上的向上管理,他觀察這正是多數台灣上班族的罩門。讓我們繼續共修這一門課。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12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飆速領導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創立於1922年,創刊以來,深受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可,於全球授權超過14個國家,被翻譯13種語言,成為國際商業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刊物。內容著重於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繁體中文版百分之八十的文章與英文版同步發行,百分之二十篇幅加入在地觀點,讓這些新穎的觀念和實務能落實到台灣的環境。勤讀《哈佛商業評論》不僅有助提升整個華人企業的管理理念,改進實務運作,增加經營績效,更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匯僑設計2022年EPS 5.23元 擬配3.7元現金股利
下一篇
巨大:自行車庫存超乎預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