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台積電順應地緣政治 助美半導體自主

本文共556字

經濟日報 記者 簡永祥

台積電(2330)(2330)昨(6)日宣布加碼美國新廠投資額至400億美元(逾新台幣1.2兆元)並增建一座3奈米廠,並將第一期廠區製程升級至4奈米,業界分析,台積電此舉是順應地緣政治,助美半導體自主,但可能只選擇爭取州政府補助,避開取得美國晶片法案補助,十年內不能在中國大陸建設先進設施的限制,雙邊押寶美、中兩大市場。

對美國而言,台積電與白宮政府同步宣布此一擴大美國投資案,是拜登政府推動提升半導體自主製程比率一大成就,展現美國仍掌控全球半導體制霸權,但可能會引發大陸強烈不滿,並加深各界對「去台化」的疑慮。

推薦

不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應陽明交大邀請「以半導體新挑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針對外界質疑台積電赴美,恐淘空台灣半導體,他回說:「門都沒有」,且「不可能」。

半導體業則認為,目前全球半導體技術、設備都由美國主導,也有豐沛研發人才,在台灣關起門來可以說「什麼都不怕」,一旦美國要拿你開刀,台積電也難以迴避,這也是為何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並把最先進製程帶去美國,選擇不宜招惹美國。

撇開地緣政治議題,台積電雖順應美國、擴大在美投資,但仍透過降低建廠成本,直搗強敵英特爾大本營,未來若只申請地方補助,不被美國晶片法案的「十年大限」綁住,可望比英特爾更有彈性,且可兼顧大陸和美國兩大市場,如此會讓晶圓代工龍頭寶座,坐的更久、更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井集團拉一把!40年老企業今年股價漲45% 靠「挑品牌」挺過轉型陣痛迎高峰
下一篇
三星擬減產記憶體 業界按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