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21字
聯電(2303)(2303)昨(6)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達225.45億元,月減7.39%,是近八個月低點,但仍為歷年最旺11月,年增14.67%;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2,577.59億元,年增33.74%。
法人指出,聯電11月營收低於10月,主要受半導體景氣疲軟、庫存調節影響,也符合公司先前法說會釋出的展望。聯電昨天股價跌0.9元、收44.5元,外資賣超8,338張。
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先前在法說會表示,受產業庫存調整影響,預期第4季營運下滑,產能利用率將自逾100%降至90%,晶圓出貨量季減10%,美元平均售價(ASP)持平,並將全年資本支出下修至30億美元。
針對整體後市,王石強調,近期市場出現動盪,但仍看好5G、AIoT和電動車等應用普及,半導體含量提升將帶動整體市場長期成長動能,其中,車用晶片業務見成長趨勢,將與現有和潛在的車用晶片客戶尋求更多合作機會,維持未來成長動能。
展望2023年,王石認為,各產業受高通膨影響,晶圓代工產值可能下滑,在目前市場能見度較低,明年營運表現難以預估,尚待觀察。
王石說,美國擴大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管制,對聯電營運衝擊應有限,歷經過去三年的超級循環周期,半導體業正進入庫存調整期,將透過差異化的產品組合,應可度過周期性的波動。
不過,美國擴大管制出口大陸,為避免波及供應斷鏈,傳出客戶要求晶片供應「去中化」,聯電日前證實,近期客戶對公司成熟製程詢問度增加不少,其中以新加坡廠詢問度最高。
因應客戶22及28奈米製程需求強勁,聯電在新加坡白沙晶片園(Pasir Ris Wafer Park)新建P3廠房,原計劃2024年底量產,受缺工缺料及機台交期長的影響,量產時程可能延遲超過一季,將於2025年量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