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42字
泰山(1218)(1218)大賣全家股份爭議持續延燒,龍邦國際(2514)(2514)今(6)日再度發表聲明,重炮抨擊這項交易究竟賣給誰,泰山至今不敢說清楚講明白,且以股價相對低點時賣出,也罔顧股東權益,顯有欺騙股東、間接掏空公司的意圖。
龍邦強調,自2018年買進泰山股份,向來保持初衷,一直以來以穩定泰山經營體系、協助公司長遠發展為目標。而12月2日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杜英達已明確表示應經股東會特別決議後,才能處分,因此反對通過該等無效議案。
泰山公司於2日上午董事會無視獨立董事專業意見,強硬通過決議,經過於股市非交易日的周六、周日後,於5日上午9點達成泰山董事長室副總經理雷松清所說之高達80億交易額,且無法得知交易人的逐筆交易,更僅以187元出售。
對此,龍邦作為泰山大股東,表示此般荒腔走板的草率處理方式,至少存在四大疑點,而且顯有欺騙股東、間接掏空公司的意圖。
第一,泰山聲稱售出全家股票將用於擴增產線及專注本業經營,卻無提出任何一份詳細計畫報告董事會。而究竟賣給誰?也不敢說清楚講明白?高達數十億的成交金額,且不說有能力承接的交易對象不多,若沒有事先談定,斷不可能有此魄力倉促接手?
第二,所謂「包含經理部門事先徵詢二位外部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並經過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的充分討論」完全是一派胡言,泰山於董事會上僅表示有意見書,卻以保密為由拒絕提供,欺騙董事更欺騙社會大眾,同意此舉的詹家董事們是否根本早已知情。
第三,今年度全家(5903)(5903)股票高點為249.0元,究竟是什麼原因非要選在全家股價相對低點時賣出?也完全違背上週五董事會中,半年內以較優價格陸續處分的決議,罔顧股東權益,顯有背信之嫌。
第四,是否根本為特定人之交易?龍邦指出,實務上,欲在短期內,甚至一次性取得如此鉅額股份,都會有可觀的溢價,更不可能折價,或低於市價,這是交易常識。
而以全家的年均股價,加上溢價,絕對比5日的處分價格,多了數十億元,然而泰山處分速度之快,扣除六日不交易,且在5日上午9點1分即完成交易,顯然早在董事會決議前,即已洽特定人談定交易價格,涉嫌違背職務,圖利他人之心昭然若揭。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