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科會:十年內沒有半導體「去台化」危機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5)日強調,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台化」。(報系資料照)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5)日強調,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台化」。(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78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即時報導

台積電(2330)(2330)美國亞利桑納廠將移機,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5)日強調,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台化」,台積電海外廠都是N-1、或N-2,且占比不高,他認為,至少在10年內不會有半導體「去台化」的問題。

九合一選舉後,外界關切竹科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計畫的進度。吳政忠強調,一定會照先前規畫與進程執行,且由桃園市政府協助徵收土地。

推薦

外界關切台積電赴美設廠有「去台化」的疑慮,吳政忠直言「絕對不是如此」。他說,台灣的半導體絕非三、五年的成果,而是經過40多年累積出來的產業與文化,如台灣工程師,不但晚上on-call(待命),隨時能解決產線上的問題,這樣的工作訓練、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其他國家很難培養出這樣文化。

其次,他表示,「台積電不是笨蛋」,還是會將重要關鍵技術等精髓掌握在台灣總部,且技術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以毋須擔心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業者,會被輕易「去台化」。

吳政忠表示,台灣5奈米早已在南科量產,3奈米也在試量產,台積電到國外設廠的是「N-1」或「N-2」,關鍵技術還是留在台灣。

他並說,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是5奈米或3奈米,其中5奈米廠月產2萬片,但在台灣生產高階晶片就有340萬片,占比非常小。而且美國5奈米廠要2024年才有機會量產,且良率能否能與在台灣製造的一樣「仍需努力」,台積美國3奈米廠更要到2027年或2028年才能量產。他也說,台灣未來也會有2奈米以下製程。

至於人才是否外流,吳政忠表示,目前台積電會派500名工程師赴美,以顧好未來在美國的每月2萬片產能,但台積電在台灣有5萬多名工程師,相對占比不高。他強調,至少在10年之內,沒有半導體去台化問題。

他並表示,未來世界對半導體晶片需求將快速成長,全世界所需晶片也不可能全部台灣做,台灣也負荷不了。台灣除了掌握半導體關鍵技術外,也要藉著半導體優勢,拓展其他產業,如電動車、精準健康、太空產業、低軌衛星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WBC經典賽 中華電OTT訂閱增11倍、全站流量1.3億次
下一篇
手機IC漲聲響 半導體露曙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