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淨零關鍵戰略計畫將出爐 風電太陽能擬創造近2兆投資

本文共932字

中央社 記者曾智怡、鄭鴻達台北5日電

國發會將在年底公布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計畫,其中,能源轉型是關鍵,離岸風電、太陽光電估計在2026至2030年之間,新增近新台幣2兆投資;氫能將由台電、中油帶頭,健全氫氣供應與氫能應用市場。

國發會針對2050淨零轉型提出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以及公正轉型等12項關鍵戰略,規劃至2030年前投入預算近9000億元。

推薦

這12項關鍵戰略計畫的內容、作法與預算,以及2030年的中期減碳目標,將於今年底由國發會彙整各部會作法統一公布。

其中,能源為重中之重,根據經濟部規劃,2026年起離岸風電每年新增1.5GW、太陽光電新增2GW,截至2030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目標為31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目標為13.1GW。

能源局按現行裝置容量成本計算,離岸風電每1MW成本約1.8億元、太陽光電0.5億元,推算2026年至2030年離岸風電有望新增約1.35兆投資、太陽光電為5500億元投資,風電兩大綠能合計創造近2兆元投資。

由於離岸風電2026年起進入區塊開發階段,以每年新增1.5GW來看,2035年將達20.6GW,並逐步朝向浮動式風場趨勢發展。

至於前瞻能源,例如生質能、地熱、氫能等,則交由國發會全面盤整後對外公布。

以氫能為例,經濟部官員說明,包含氫氣供應與氫能應用,由於相關發展還在前瞻階段,因此會先由國營事業帶頭,例如台電機組混氫5%示範計畫,待未來有成果,國內IPP業者便可跟進;中油同步規劃氫氣供應體系,根據中油評估,截至2030年,最大二氧化碳封存量是6萬噸,也就是說,最多能提供6萬噸藍氫。

官員表示,待氫能應用市場穩定,前端氫氣供應體系才會確立,包含相關基礎設施、法規調整、氫氣來源等規劃會更加明確。

台電先後與西門子、三菱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分別合作進行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的技術試驗, 因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台電訂定2030年前能達到混氫、混氨5%的先期目標,屆時再視技術發展狀況,逐步提升混氫、混氨的比例,以降低整體發電碳排。

此外,電網儲能應用2025年目標為1GW、2030年目標為3GW。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德控股-KY砸500萬美元 赴墨西哥設廠
下一篇
新光三越叔姪之爭大逆轉 知情人士:形勢比人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