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光電業者不滿:拿綠電主力開刀

本文共489字

經濟日報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

明年躉購費率草案將光電躉購費率調降1至3%。對此,光電業者大抱不平,認為今年央行累計升息2碼、原物料續居高檔,及缺工導致建置成本上漲,而今年光電業者有望為台灣綠電貢獻約2GW(10億瓦),可說是衝鋒「主力部隊」,明年卻被拿來開刀,難免覺得心灰意冷。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蔡宗融受訪時表示,今年央行累計升息2碼,再加上模組、基樁、銅、鋁等原物料與去年相比同樣續居高檔,吃掉了廠商很多利潤。

推薦

他估算,每次利率調升1碼,原物料上漲5%,躉購費率至少要調漲5%至7%,廠商才有辦法打平,這還不包括因為缺工導致工人工資上漲一、兩成,結果政府竟然選擇在明年調降光電躉購費率,相當不合理。

蔡宗融說,今年是光電建置量衝最多的一年,有望為政府綠電目標貢獻2GW;結果政府針對其他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選擇調漲或是持平,獨獨調降光電,難免覺得不公平,「我們貢獻心力,結果拿我們開刀!」

對此,能源局回應說,明年的躉購費率所參考的成本資訊都是由業者提供,其中對於許多未來參數預期都有考量到而進行校正。

能源局坦言,匯率波動瞬息萬變,強調若明年真的有超乎預期變化,政府會適度保留滾動檢討空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童子賢:智慧城市展現台灣軟實力 可和各國交朋友
下一篇
SEMI:全球12吋晶圓廠2023年擴產速度趨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