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工程師沒出差 工廠產能一片也沒少!緯創元宇宙怎麼玩

緯創資通總經理沈慶堯透露未來製造業員工3成是IT人才,公司必須打造環境讓員工願意永續服務。資料照片
緯創資通總經理沈慶堯透露未來製造業員工3成是IT人才,公司必須打造環境讓員工願意永續服務。資料照片

本文共1499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這兩三年疫情,工程師沒辦法出差到中國大陸工廠做NPI(新品量產導入),但工廠良率也沒受影響少做一片,竟然不出差也能做得好,我跟同仁說:那麼先前工程師去工廠到底在幹什麼?」緯創資通(3231)(3231)總經理沈慶堯打趣的說。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也真實描述了2020~2022年之間疫情對智慧製造產業的改變,製造業未來將受到更多AI應用幫助,樣貌跟現在大不同。沈慶堯分享麥肯錫顧問公司預測,2025年時全球將有60%企業使用AI執行工作,製造業至少30%員工是IT人才。

推薦

但即使理解AI工具威力,但他也分享,緯創提供員工新工具如AI引擎或AI應用,但發現員工還是習慣走回老路,用EXCEL的電子表格工作。

「我常跟員工說,如果你的工作是做報告,以後就沒有工作,報告不再是人做的,看報告也不是人做的,你的工作不是看報告,而是其他加值工作。」沈慶堯2日出席工研院「AI數位韌性,永續創新論壇」分享。

沈慶堯表示數位轉型必須先數位化,其次是必須讓員工深刻的瞭解用新工具做事,可以增加最大效益,這就是流程轉型,而流程轉型將改變業務結構,創造更多價值,帶來業務轉型,透過兩個飛輪設計,可以快速提昇競爭力,打造數位轉型雙飛輪。

舉例來說,過去是瀑布式工作流程,是一個專案做1年或18個月,做完再想下一個專案,但現在變成一個平台概念,比方庫存管理平台,經過不斷改善優化,會越做越好,進而思考這個平台可以利用另一個飛輪(業務轉型)創造新營業模式,好比跟客戶或供應商共創找出新的運作模式,平台可以迭代發展,創造差異。

「未來企業員工的型態會大幅改變,員工組成結構也會改變,這也是為何我們推動雙飛輪制度(流程轉型與業務轉型)作為管理模式。」沈慶堯說。

打造越南、印度廠數位孿生!元宇宙工廠正夯

緯創身為超大電子代工廠,疫情期間國境封鎖,也不得不利用AR、VR技術協助總部研發人員跟昆山工廠前線溝通,利用數位工具即時連線,讓前線問題跟後台數據連結,快速解決前線問題,確保產線生產。

現在緯創也利用數位孿生技術,打造元宇宙工廠,將虛實整合,建置更有效率的數位孿生工廠,能讓遠在台北的緯創工程師,能掌握昆山工廠車間環境、人員狀況、故障機台數據,以可視化方式管理。

為了打造這個元宇宙工廠,沈慶堯表示,工廠3D建模的背後是龐大的基礎建設,有非常多的數據跟系統,要連結ERP、MES、PLM等系統資料庫,數位孿生工廠可以做新品量產前的模擬,或是缺料時協助管理者做決策。

除昆山開始打造數位孿生工廠,沈慶堯表示,也正推動將這套數位孿生應用平行複製到海外其他廠區,顯見越南或印度工廠也在列。

而製造業也有淨零碳排目標,沈慶堯表示,其實很多碳排不是緯創作的,而是上千家供應商製造時產出,這也是溫室氣體管理範疇三的領域。為此緯創也要求貢獻緯創60%營收的供應鏈要一起加速減碳,為此緯創成立ESG永續採購平台,協助中小型供應商做工廠資料收集統計,甚至是分析,進而能控管上下游產業碳排量,讓範疇三的供應商積極減碳。

沈慶堯指出,2022年上半年已經先挑出高碳排供應商,包括面板、PCB、機構廠商,完成碳排計算,今年下半年展開減碳工作,並協助供應商取得ISO14064-1溫室氣體排放查證,目前完成率59%,2023年期望開始推廣至散熱或電源供應器,目標營收60%的供應商都納入管理,未來也期望這個雲端採購平台有機會開放給供應商付費使用,成為新商業模式。

不過,由於科技大廠都因應減碳,推出自有供應鏈管理平台,緯創如何能獲得供應商青睞選擇?對此沈慶堯回應,確實製造業有很多同質性雲端化管理平台可選擇。

延伸閱讀》

元宇宙發威 台廠搶商機

SAP助緯創加速驅動數位轉型 快速驅動業務創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能源政策錯誤致虧損? 台電:國際燃料大漲才是主因
下一篇
新竹以南水情吃緊 晶圓雙雄回應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