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22字
獲前台積電(2330)(2330)副總、漢民科技副董許金榮投資15%以上的博訊生技,今(1)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上,不僅展示獨家顛覆細胞產業的3A﹒GTP標準化細胞量產製程技術,看準未來細胞療法、CDMO藥廠對於冷鏈物流的剛性需求,博訊亦展出獨創的行動冷鏈物流箱。 博訊生技董事長秘心吾透露,未來國內市場部分將以CDMO藥廠以及學校研究單位為主,至於國外部份則計畫以整廠輸出為主, 目前已與美、日、中東、東南亞等地廠商接洽中。
秘心吾表示,相關的業界多以傳統GTP實驗室來提供細胞培養代工服務與開發和銷售自動化機器為主。但博訊生技多年以來投入智慧自動化細胞萃取、培養及儲存平台自主開發計畫,率先將實驗室細胞備製的所有流程SOP化,再將所有SOP化的流程自動化,自此開始得到並收集到許多數位轉型的參數,再進一步利用AI來管理和運算這些參數,最後建立智慧化與自動化細胞備製代工先進製程的產線和CDMO工廠。
秘心吾進一步說明:「過去細胞都是透過人工培養,但是細胞產業要快速發展,單靠人工培養細胞是無法滿足產業的需求,一定得靠製程的自動化,以先進的製程量化與標準化並符合法規製作細胞產品,才能大量生產出來具有同樣的品質的細胞。」秘心吾以資訊產品做例子指出,消費者手中的3C產品如筆電與手機,利用自動化工廠生產線,可以生產出一模一樣的產品,細胞產業若能透過自動化細胞製程的研發,就能解決人工的培養的不穩定與可能受到污染的問題,如此才能讓細胞產業達到一躍千里,讓目前有極限的醫療跨能大步、邁向新時代到來。
博訊生技獨家研發的3A﹒GTP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與自動化設備(Auto)來進行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 ),以實現數位細胞製程的目標,同時配合博訊生技 iCell Technology 雲端大數據,利用先進智慧自動化細胞備製製程產線,可隨時優化與調整全線機構與各站製程參數,以達到最佳化自動工單及最大產能排程。
此外,博訊生技iCell Robot的智慧自動化細胞備製設備,讓細胞備製製程實現全自動化實現細胞萃取、培養製程、培養液分注、自動光學檢測細胞影像品質管控、離心製程、出貨冷凍儲存,全製程都可能自動化進行,並排除所有人為操作不穩定因素,實現全程無菌化細胞備製環境。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預估,2020年-2030年全球再生醫療市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3.99%,市場規模為870.3億美元,其中約有580億美元為細胞製劑與細胞治療藥品生產,200億美元為組織工程,64億美元為基因治療產品,26億美元為血漿產品,細胞與基因治療將是未來生醫產業發展重要關鍵之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