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9字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昨(30)日表示,全球通膨、升息循環在近期都出現緩解跡象,雖然現在世界景氣下行,機械業自今年9月開始受到影響,但相信這只是過渡時期,最慢明年第2季就會看到春燕。
魏燦文表示,明年不求有所成長,但最起碼要力拚與今年持平發展,期待明年3月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吸引全球買主蜂擁而至、帶來高潮,並創造最大商機。
針對中國大陸爆發「白紙革命」,魏燦文不諱言,這將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不小衝擊。他呼籲台廠,除了大陸市場,也要放眼全世界,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甚至是非洲市場,都很值得開發耕耘。
魏燦文進一步指出,非洲過去買中國大陸便宜設備,用了三、四年,發現故障率高、機械品質不佳,已經吃到苦果,而愈來愈多非洲買主痛定思痛,想要購買台灣比較好的設備,「相信這波商機很快就會上來」。
另外,今年1至10月台灣機械設備對大陸出口占比,由去年全年的32.2%下滑至26.2%,出口金額6.54億美元、年減11.8%;而對美國出口占比,則由去年全年11.6%成長至14.6%,出口金額3.66億美元、年增40.2%。
由此顯見,全球製造業正逐漸開始移動,形成新的、更具韌性的供應鏈,而其中對機械設備的剛性需求,正是台灣廠商的機會。
魏燦文也提到,今年下半年景氣雖然反轉,但台灣在智慧製造、工業4.0著墨已久,一時的下降,不會造成機械業的蕭條,尤其明年3月台北國際工具機展盛大登場,國際買主蠢蠢欲動,預期展會帶動的商機,應可回到疫情前水準。
另一個主要的成長動能,則是來自節能減碳、ESG等汰舊換新需求,以及既有積極推動的智慧製造、工業4.0。
魏燦文指出,節能減碳、ESG議題,對機械設備製造業而言是很好的機會,因為台灣人很聰明,設計出許多節能減碳環保設備,代替舊的設備,這是很大的商機,而智慧製造、工業4.0推動已一、兩年,短暫一時的下降,不會造成蕭條。
談到新台幣匯率,魏燦文說,前陣子好不容易貶到32元,近日又升破31元,如果新台幣匯率續升,預期第4季將有很多廠商出現匯損,「先前的獲利又要回吐,到頭來,廠商空歡喜一場」。
他強調,台灣業者要著重研發、設備差異化,創造利潤之外,考量國際市場的競爭性,希望新台幣能跟主要競爭對手日、韓一樣水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