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雲林褒忠園區確定進二階環評 開發面積擴大有雜音

本文共673字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即時報導

環保署今(30)日召開環評大會,通過雲林褒忠產業園區應進入二階環評。褒忠園區開發面積達268公頃,預計引進食品製造業、倉儲業、機械設備製造等產業,不過今日會中對於開發面積過大仍有雜音,農委會認為應更有共識後再考量,然而雲林縣政府則主張應盡速開發,強調地方發展不能再拖。

經濟部在中南部推動五大產業園區,其中嘉義中埔、水上、台南新市、北高雄等四園區,都已先後通過環評審查,僅剩雲林褒忠園區。

褒忠園區原先開發面積99公頃,被環委認為刻意規避100公頃的二階環評門檻,隨後重新調整,一舉將開發面積提高到268公頃,並自願進入二階環評,今日在環評大會中,經環評委員確定應進入二階。

經濟部表示,褒忠園區鄰近產業用地趨向飽和,使用率達99%,初步調查有23家在地廠商,產業需地面積約154公頃,達褒忠園區產業用地的九成四,預計投入的產業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倉儲業為主。

農委會代表指出,雖正面看待園區適度引入農業加值產業,但對於開發面積擴大到268公頃,一直有與經濟部協商,農產業廠商相較科技業需地較少,希望開發面積能核實評估,有共識後再推動,對於引入產業占比、集中度也應有更明確說明。

但雲林縣政府代表則說,過去20幾年來,雲林完全無產業園區開發,「相當悲哀!」,導致人口不斷流失,在地很期待褒忠園區盡速開發,過去討論99公頃、270公頃,已整整浪費掉一年,希望別再繼續討論面積問題,再討論下去又要一年,「人生沒有很多一年可以等下去!」縣府主張,應在循環經濟基礎上,盡速開發。

環評委員則要求,在後續審查中,開發單位應加強各項汙染排放控制,減輕對周遭既有農地影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鈉光燈遭廠商誤換纏打六年訴訟挨批 中市:視判決究責
下一篇
友達拚車用砸204億海外併購BHTC 董座:邁向解決方案供應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