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98字
數位部支持工研院攜手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與陽明交大事故鑑定中心,透過區塊鏈技術掌握未來智慧車輛關鍵資料,積極接軌國際規範,並促成相關法規及草案訂定與產業規範,今(30)日舉辦區塊鏈開創智慧交通新時代暨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成立記者會。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平臺經濟組組長許福添指出,區塊鏈技術透明公開的特性可儲存公開驗證及不可竄改的紀錄,將車聯網蒐集車輛的各種數據,包括行車時間、時段、時速、路段、里程數、急踩油門或煞車等駕駛行為等保存,能提供後續事故鑑識專家進行鑑定及還原使用,例如:美國已將區塊鏈技術當作具有佐證效力的數位證據且立法實施,盼台灣也能透過區塊鏈技術解決市場痛點,進而協助促成車輛新興法規制定,推動數位科技應用。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執行長張傳育說明,即便區塊鏈技術無法輕易竄改,但仍有遭未知型惡意程式攻擊或私鑰竊取的隱憂存在,工研院發展關鍵硬體「匯集區塊鏈與物聯網資料的可信賴裝置」(Trusted Keeper),確保車輛資料來源正確性並提升保護資料數據可信度,強化車輛關鍵資料存證的證據力,建置行車資料存證平台,提供第三方認證角色服務,成為未來監理單位採信的重要依據,釐清相關行車責任及賠償事宜,並提供汽車保險業者、汽車產業與政府機關有效的加密服務與產業規範。
數位部促成工研院與各產官學研成立聯盟,在現有基礎上,開發汽車區塊鏈技術,再透過陽明交大事故鑑定中心、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以及車聯網產業各界代表共同推動事件資料紀錄器(Event Data Recorder, EDR)的標準規範訂定,透過技術加值發揮更大影響力,建立未來智慧車輛健全保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