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迴轉壽司爭鮮賣私募基金 平價策略征服中國人餐桌

爭鮮壽司。業者提供
爭鮮壽司。業者提供

本文共89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即時報導

大陸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8日公告,麥當勞中國股東、私募基金凱雷集團將收購台灣最大迴轉壽司品牌「爭鮮」26%股份。消息一出,引發業界一陣討論:看來,爭鮮有意在大陸擴版圖了。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爭鮮若順利引進這個新股東,則有望助其加速拓展大陸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對此,爭鮮29日證實,確與凱雷有接觸,但雙方目前合約細項內容都還在商議中,包括股權比率等,仍未定案。

推薦

爭鮮是台灣最大迴轉壽司品牌,也是國內最大鮭魚進口商,這個台灣人喜愛的平價壽司館,近年全球大拓點,現在,平均每1分鐘全球爭鮮門市就賣出1,863顆壽司。在成功賣壽司前,創辦人卻是從賣衣服起家。

爭鮮每年自國外進口超過300個冷凍與常溫貨櫃,每天都有航班空運新鮮食材,配送至全台爭鮮門市及各大型量販店、超市、零售通路及餐廳盤商,近年爭鮮更致力於發展海外門市與國外批發通路,事業版圖不斷延展。

爭鮮的創辦人陳津秋是以成衣賣場起家,一開始從事外銷成衣,產業沒落後,又引進音樂連鎖店,甚至開過專賣國內外雜誌的書局,雖然這些事業陸續轉賣、收攤,但憑藉著豐富的創業經驗,他在轉進餐飲業後,才逐步邁向成功。

不過,爭鮮也不是一開始經營迴轉壽司就成功,據悉,起初陳津秋連賠了三年,直到以每盤均一價30元的策略,才成功打開市場並靠著快速展店開始獲利。

爭鮮站穩台灣市場後,立志要做世界第一的迴轉壽司品牌,2006年開始走出台灣邁向國際,結合當地文化、口味,並以平易近人的售價進入每個市場,打破 「壽司等於高消費」的傳統觀念,平均每1分鐘全球爭鮮門市銷售約1,863顆壽司。

爭鮮2006年斥資333萬美元進駐中國大陸市場,以每盤人民幣6元的售價進駐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五大一線城市,並逐步拓展至大連、瀋陽、青島、成都、廈門、武漢等地,之後又以迴轉壽司碟碟8元、爭鮮gogo以每顆港幣3元進軍香港。在新加坡是以每盤新幣1.5元的「迴轉壽司」經營模式與在地販賣拉麵、定食、壽司等複合式日式料理店區隔。

2015年爭鮮再進入泰國市場,以每盤30銖進軍曼谷,2016年Terminal 21門市創下開幕七天內平均每日來客數1,200人,在曼谷引爆發燒話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記者獲准參訪台積電 盛讚半導體技術達神境界
下一篇
手機IC漲聲響 半導體露曙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