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32字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大幅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其中點出影響經濟四大不確定因素,也包括美國半導體法案。主計總處表示,美國晶片法案對台灣廠商直接影響是不能出口到大陸,間接影響則是大陸需求減少,導致減少對台灣訂單,整體存在某些不確定因素,但並沒有很明顯影響因素。
主計總處今天大幅下修今、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06%、2.75%。其中列出影響台灣經濟前景的4大不確定性,分別是中國大陸封控措施調整進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各國貨幣政策與美元走勢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衝擊,美國晶片法案及歐洲類似法案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調整的影響,以及俄烏戰爭、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與極端氣候等對國際原物料價格走勢的影響。
對於美國晶片法案對台灣經濟影響為何,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分析,晶片法案對台灣影響是重要產業出口及生產活動,直接影響是如果有美國某些設備或技術,不能出口到大陸;有些則是間接影響,例如有些不能在中國大陸生產,或是大陸沒有需求就不會下單,甚至像大陸向美國採購高階晶片,美國會對台灣下單,這部分以後就沒有。但相對來說,很多原本由大陸供應的訂單,可能轉到台灣,會有轉單效應。
他說,這些都會是影響關鍵產業重要因素,但因國內也有推出半導體租稅優惠法案,這部分此次尚未納入考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