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17字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今(29)日表示,今年IC產業年產值由原預估的4.98兆元,下修至4.72兆元,年增15.6%,仍優於全年半導體產值年增13.9%;明年IC產業產值則由原本預估的5.4兆元,下修至5兆元,在全球衰退的同時,台灣仍可保值6.1%成長率。
IEK表示,2022年臺灣半導體產業雖面臨國際政經、總體經濟等變因影響,但受惠於AI、IoT、車用、高效能運算(HPC)等創新應用帶動成長,有效推升臺灣IC產業年產值突破4.7兆元新里程碑,年成長率達到15.6%。
推薦
IEK表示,2022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總體環境仍面臨新一波的挑戰,受到俄烏戰爭、通膨等議題影響,對全球總體經濟帶來諸多變數,衝擊全球終端市場的消費意願,也為臺灣半導體需求帶來變數。
IEK認為,即使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緊縮,然而因為許多創新應用,如AI、IoT、車用、HPC仍在持續發展,也為臺灣半導體產業在變局當中注入成長的動能,使得臺灣半導體2022年度總產值優於全球半導體業平均水準。
IEK也說,整體半導體庫存調整在今年下半年相當明顯,造成包括IC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領域第3季營收成長收斂,預估第4季更將呈現季減13.3%、年減2.3%,第4季僅IC製造業和封測維持季成長,IC設計業將呈現季減16%,拖累整體IC產值表現。
半導體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明年半導體產值受到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影響,將衰退3.6%,降至5,960億美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