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FT:陸防疫封控 打亂鐵三角

金融時報Lex專欄分析,鄭州廠事件暴露出鴻海、蘋果及中國大陸等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大陸的嚴格防疫封控措施有關。美聯社
金融時報Lex專欄分析,鄭州廠事件暴露出鴻海、蘋果及中國大陸等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大陸的嚴格防疫封控措施有關。美聯社

本文共563字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英國金融時報(FT)Lex專欄分析,鄭州廠事件暴露出鴻海集團(2317)(2317)、蘋果及中國大陸等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與中國大陸的嚴格防疫封控措施有關。

Lex專欄指出,鴻海集團幾周前才以加碼獎金為誘因,在中國大陸鄭州廠招募新人,但在新進員工日前傳出抗爭後,鴻海又提供相當於超過一個月工資的津貼,讓他們離開,「日漸升高的勞工成本」已經不足以形容鴻海集團所面臨的挑戰。

推薦

新進員工離開之後,接下來麻煩變少,鄭州廠員工卻也減少,將加劇人力吃緊的情勢。

Lex專欄分析,鄭州廠事件暴露出了鴻海集團、蘋果以及中國大陸等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鴻海集團曾有大把時間投資自動化裝置組裝業務,解決這個問題,但該公司卻反而砸下數十億美元,投入資本密集產業的「非正業」,例如晶片製造和電動車;蘋果則是太過仰賴鴻海集團和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遭遇的更大問題,則是防疫政策被難堪的情結綁住。中國大陸開發的科興新冠保護效力大概只有中間,但國家驕傲卻阻礙了當局廣泛推行保護力更加的西方品牌疫苗。

而且中國大陸也像鴻海集團一樣,始終投資不足,加護病房的病床數占人口比率還不到10%,促使北京透過嚴格的防疫封控,追求清零的防疫政策。

但這不會改變投資蘋果或鴻海的中期論據,兩者的穩定現金流都保護自身免於近來科技股拋售潮的衝擊,只是,中國大陸的防疫封控未來幾個月預料將持續擾亂供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童子賢:智慧城市展現台灣軟實力 可和各國交朋友
下一篇
SEMI:全球12吋晶圓廠2023年擴產速度趨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