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獵風者衛星全功能測試完成 預定明年3月發射

本文共1106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今年是《太空發展法》實施的第一年,國科會今(25)日指出,由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衛星」今日完成最後一項測試-全功能測試,代表衛星已通過所有模擬太空環境的考驗,依然能維持最初設計的性能。預計明年1月初召開「運送前審查會議」,若通過審查就能發射升空。

國科會指出,為加強推動太空產業發展,也持續發展自主衛星科技,行政院長蘇貞昌在11月7日視導國研院太空中心時強調,政府將全力支持太空科技與產業的發展,帶領台灣產業界一起進軍全球產業鏈,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期許獵風者衛星成功發射,順利執行任務,為台灣太空產業引路。

推薦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衛星產業鏈包含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後端應用四大領域,太空中心2023年行政法人化後,將全方位發展太空技術,以串接完整的產業鏈,有助台灣的太空產業進步更快速,在國際太空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由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衛星」,今日完成最後一項測試-全功能測試,代表衛星已通過所有模擬太空環境的考驗,依然能維持最初設計的性能。預計將於明年1月初召開「運送前審查會議」,檢視所有測試結果,若通過審查,獵風者即進入備便狀態,將配合火箭發射時程起運至位於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獵風者氣象衛星預定明年3月發射,是承福衛五號第二顆台灣自製的衛星,更是首顆的自製氣象衛星,升空將再次驗證台灣衛星製造能力。獵風者衛星包含酬載共有82%是由台灣研發製造,若加上地面設備,共有超過20家台灣的研發單位及廠商參與。升空後除執行海面風場的觀測任務外,也將驗證由台灣自主設計製造的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

國研院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衛星於今年6月完成太陽能板組裝後,即進行太空環境測試。接續在太空環境測試之後的全功能測試,為檢測包括指令、姿態控制、以至酬載儀器等所有次系統都能正常運作,且維持設計的性能。最後要進行測試報告的彙整分析,負責各次系統的太空中心同仁必須檢視每個階段的測試數據,進行交叉比對,歸納各項設計效能的變化趨勢,總結出一份完整的分析報告。此外,太空中心也啟動獵風者衛星的操控演練,針對衛星升空後可能遭遇的各種狀況模擬除錯,確保衛星發射後若遇到問題,可從地面下指令操控衛星來克服問題。

獵風者衛星的任務酬載為太空中心自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GPS反射訊號應用是近十年才興起的研究,台灣能在短時間內自行研發這項任務酬載,代表台灣除了遙測衛星外,也有研製氣象衛星的基礎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宏碁旗下安圖斯看好印度、泰國市場 今年營收看增三成
下一篇
搶攻智慧城市商機 中保科要成為縣市政府發展智慧城市治理的最佳夥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