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4字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於美西時間17日舉行頒獎典禮,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研發出「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以及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CM)公司共同開發的「Micromax™ 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等三項技術,自全球165項創新技術中脫穎而出,勇奪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的研發能量在國際上具有高度競爭力,根據統計,今年22項台灣技術入圍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占全球的13.3%,是除了美國以外,入圍數目最多的。很高興工研院研發團隊再次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榮耀,工研院自2008年首次參與R&D 100至今已累積獲得50個獎項,其中更有超過9成已經投入產業。
今年工研院獲獎的三項技術,包括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工研院所研發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不但擁有高解析、高亮度、高整合、低功耗等特點,無論在體驗強度、適用裝置與環境和續航力上,都深具商業價值。更以聯盟的形式帶動台灣Micro LED產業,攜手廠商進軍車載顯示、下世代XR眼鏡等新興市場,成功協助台灣Micro LED產業前進國際舞台。
第二項獲獎技術是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工研院透過50多位眼科專科醫師協助標記超過十萬張眼底影像,訓練出的AI輔助診斷系統,可以快速篩出並標記有病變的眼睛,大幅減輕醫師負擔,提高非眼科醫師對AI判讀結果信心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第3項則是Micromax™ 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工研院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共同合作,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的低溫共燒陶瓷(LTCC),透過工研院毫米波電路設計等技術,達到低耗損、高穩定和高散熱性的效果,成功打造出極具商業價值的5G毫米波通訊元件,進一步帶動國內廠商導入5G終端應用,成為台灣業者5G O-RAN領域上的一大利器,在全球高頻通訊市場搶下領先地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