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聯電下修資本支出至30億美元 長期展望依然看好

聯電。報系資料照
聯電。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7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思宇/台北即時報導

聯電(2303)(2303)總經理王石今(26)日表示,2022年的資本支出下調至30億美元,為因應客戶的長期需求,台南和新加坡廠進行的產能布建仍持續進行。儘管近期市場出現動盪,聯電對藉由5G、AIoT和電動車等應用的普及,半導體含量提升所帶動整體市場的成長動能,長期展望依然看好。

聯電今日公布2022年第三季營運報告,合併營收為753.9億元,季增4.6%、年增34.9%。第三季毛利率達到47.3%,歸屬母公司淨利為270億元,每股普通股獲利為2.19元。

推薦

王石表示,第三季營運成果維持穩健,主要受惠於產品組合的優化及匯率因素。儘管部分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趨勢疲軟,惟本季來自特定無線通訊產品的穩定需求,仍帶動22/28奈米製程的營收持續成長及部份平均售價的提升,將22/28奈米營收占比提升至25%,整體產能利用率也呈現滿載的狀況。

王石說,隨著智慧手機和其他終端設備逐漸採用OLED面板,相信以聯電在OLED顯示驅動晶片領域領先地位,將持續推動22/28奈米的增長。此外,在本季也看到車用晶片業務的成長趨勢,將繼續與現有和潛在的車用晶片客戶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來維持聯電未來的成長動能。

展望第四季,王石坦言,受到通貨膨脹和俄烏戰爭的影響,預期會面臨需求疲軟的逆風。聯電無法避免受到半導體業庫存調整的影響,但會與客戶密切合作,以因應當前市場情況。與此同時,持續專注於符合客戶產品規劃的差異化製程技術,以強化客戶的競爭力。

王石強調,聯電在健全的財務結構及充足的營運資金支援下,持續致力於卓越製造與發展全面的技術產品,並鎖定高成長市場的布局,以鞏固聯電在特殊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企業永續方面,王石表示,聯電在ESG的三個領域都朝著目標穩步推進。跨入2023年,將積極尋求降低與晶圓製造和產品足跡相關的排放方法,與合作夥伴共同解決價值鏈的碳排問題,並投資淨零碳排放技術,為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做努力。

產業資料庫-半導體

經濟日報-產業資料庫-半導體

經濟日報數位訂閱「產業資料庫」功能,精心製作台灣七十大產業資料庫與產業鏈地圖,欲看更多請點我

延伸閱讀》

聯電Q3營業利益年增翻倍 單季每股純益2.19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智慧城市展台廠搶商機 秀減碳方案
下一篇
經濟日報創新論壇 井琪:運用科技 驅動再生循環經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