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國科技管制再起 童子賢:是中美貿易戰延長賽升級版

本文共811字

聯合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即時報導

美國商務部公布科技管制新措施,凡使用美國科技、應用於人工智慧(AI)、高效電腦(HPC)與超級電腦的晶片,都須先獲得許可證,才能銷往大陸;對於這項新管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這是2018年美中貿易戰的延長賽升級,他也預測,這絕對不是最後一次行動,兩大經濟強權、軍事強權板塊只要還沒有到達平穩狀態,就還會再有地震。

童子賢說,這一次的管制措施,是美中貿易戰的延長版,也是布局更細膩的一個版本,格局仍是全球經濟兩大力量板塊在相互推擠,而在這段過程裡,科技戰不只是科技戰,貿易戰也不只是貿易戰,是兩個國家板塊在互相推擠跟競賽。

推薦

兩大經濟體互相碰撞時,一定會發生很多事,童子賢表示,台灣資訊產業、電子產業本來就是全球科技產業夥伴,但是,「兩大中間難為小,作為一個全球科技產業夥伴,我們自己要小心,小心的處理、小心地面對。」

美中貿易戰過去兩年已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巨變,過去,台商製造基地很大比例集中在中國大陸,不過,早在美中貿易戰開打前,中國大陸人口老齡化、年輕一代製造業從業人員難以招募、工資高漲、環保法規趨嚴等問題,就已在微妙影響全球製造業布局。

也因此,過去十年來,台商開始往東南亞、墨西哥、東歐發展,童子賢認為,「現在在加上美中貿易戰推波助瀾,我相信對全球布局有相當影響,結構也會改變。」

綜觀台灣電子產業發展,童子賢分析,汽車電子、電動車、網路通訊、5G發展相當不錯,但電腦、手機是庫存較多的產業,這也讓台灣電子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只不過,面對未來全球科技產業發展走向,童子賢認為,企業必須思考客戶是誰、客戶在哪,「思考完市場、客戶、技術來源之後,還要看一下資本市場、製造基地在哪裡,把這些思考之後,就會有一些暫時的答案。之所以強調暫時,主要是因為很多東西還在變。」

童子賢表示,不管從商業角度、還是科技角度,都不樂見管制,「經濟發展是供、需都要很順暢,現在,人不能盡其才、物不能盡其用、貨不能暢其流,對商業、對科技成長都是不利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記者馬瑞璿/攝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記者馬瑞璿/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竹以南水情吃緊 晶圓雙雄回應了
下一篇
友達:面板剛性需求回來了 下半年還會更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