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歐盟碳邊境稅將上路 ,企業減碳難,乾脆到國際上做碳交易,可行嗎?

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歐盟等其他國家近年都陸續推動碳交易制度。 報系資料照
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歐盟等其他國家近年都陸續推動碳交易制度。 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61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孫靖媛/台北報導

歐盟碳邊境稅將在明年1月上路,未來各國若要將「碳密集型產品」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tificates)才准通關。且新制規定,出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需向歐洲進口國申報其銷售產品的碳排放量。

歐盟CBAM上路後,將實施三年過渡階段,2026年起,將要求進口商購買憑證,2027年起,開始徵稅。根據政府估算,2026年起依據CBAM規範,台廠對歐盟的應付稅額將達336億元,不過,隨著稅率拉高,在2045年後,台廠每年要付給歐盟的稅額,恐超過2.600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產建材子公司國宇進軍輕質磚市場 今年業績拚增兩成
下一篇
友達:面板剛性需求回來了 下半年還會更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