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全球供應鏈轉移 沈榮津:我國對陸投資金額減少近五成

本文共1160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今(13)日表示,面對全球大環境的變動,企業展開多元布局,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台灣有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研發製造環境的有利條件,確實吸引不少台商回流及國外大廠投資,政府會與產業持續攜手共同合作努力,共同邁向數位及淨零轉型,維持台灣產業在國際的領先優勢地位。

沈榮津今日出席經濟日報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開場致詞時提到,近年來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突、新冠疫情肆虐等全球性因素,讓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跟經營模式面臨到挑戰,尤其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商感觸應該很深,包括近期中國大陸的防疫封控或限電措施都可能影響到生產。

推薦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取自直播截圖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取自直播截圖

沈榮津說,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思考由全球化,逐步轉向在地化、區域化生產,以多元布局的方式來降低生產風險,面對這種狀況政府除提出新南向政策外,還有提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吸引台商回台,或是引導台商轉向新南向國家投資分散生產基地,均獲得明顯的成果;我國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由2015年的109.7億美元到2021年的58.6億美元,已減少了47%,對美國、越南、新加坡的投資占比則分別增加6.2%、6.6%及2.7%。

提到供應鏈韌性的典範,沈榮津說,一定要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此次疫情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被全世界關注,成功的關鍵在於台灣長久堅持、技術領導、專業分工等因素,從上游的IC設計200多家、中游的晶圓代工約10家到下游的IC封測30多家,完整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讓半導體生產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這是目前全世界其它地方很難做到的。

沈榮津說,全球供應鏈洗牌的同時,台灣擁有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研發製造環境的有利條件,吸引國際材料跟設備大廠如默克(MERCK)、艾司摩爾(ASML)紛紛來台投資或從事先進製程的研發合作,使台灣半導體產業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態系聚落。

除此之外,面對未來,沈榮津也說,根據KPMG今年的產業調查中提到企業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來因應疫情、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不確定風險,經營者將更加關注數位轉型跟ESG永續經營議題的雙重轉型。近期揭牌的數位發展部,將做為台灣數位發展的moda為台灣打造更完善的數位發展環境。

淨零轉型也是當前全球最重視的議題,為回應國際品牌大廠的綠色生產相關要求,台積電等許多台灣廠商已宣示淨零排放的目標,大家明顯感受到推動減碳的壓力與急迫性,但這也是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跟助力,為產業開創未來綠色成長的動能。

最後,沈榮津說,全球要邁向數位化要達成淨零綠色成長,需要一條安全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而台灣的民主自由、法治透明還有對智財權的重視,向各國證明台灣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未來政府將與產業共同合作努力,共同邁向數位及淨零轉型發揮台灣優勢,和全球夥伴合作,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以維持台灣產業領先優勢地位。

延伸閱讀》

談供應鏈韌性 王美花:護韌性也要找志同道合國家合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飛彈實力絕對是全球前3名!不投資「邪惡產業」的挪威主權基金,為何大買台灣軍工股?
下一篇
從賓士到iPhone都要「磨」!從虧損到毛利率40% 台灣最老磨床廠翻身全球第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