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3字
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看好後疫情時代的航空復甦商機,新機加入下今年擴增東南亞、東北亞航線,經濟規模擴大帶動下,預計5年後可望開始獲利,東北亞、東南亞都還會開闢新航線。聶國維也表示,張國煒不想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好,接下立榮航空董事長,主要是家人支持再加上是大股東的關係,然而立榮跟長榮航空(2618)(2618)業務上有著關係密不可分關係,短時間內很難去切割,合作才能互利。
星宇航空已經準備好要搶攻後疫情時代航空業的復甦商機,期待政策能鬆綁,包括總量管制的額度增加,星宇會隨著政策的變化,增加航線布局,很幸運星宇航空今年會交13架新機,目前機隊總規模累計達19架,剛好迎接明年航空業全面回春的商機。
新機加入後,星宇會全面強化航線布局後,星宇的營運布局規模放大,新機交機後成本會跟著同步攀升,布局綿密且達到經濟規模後,預計五年後會開始獲利。
星宇機隊訂單其中包括321neo 13架、350-900有10架、350-1000為8架、330neo 8架,總機隊數達39架。配合新機陸續加入,今年會先強化亞洲區間航線布局,明年要開闢美國線,搶攻東南亞的轉機商機,開始進軍美國市場,歐洲市場則排進第二輪布局目標當中。
截至目前為止,星宇的已經交機概況,321neo 已交9架, 330neo交2架,2022年底前將再交機8架321neo交4架、330neo交2架、350-900交2架總計2022年底,機隊規模將達到19架;2023年預計再交2架350、4架330neo。
聶國維進一步表示,張國煒不想回到長榮集團,只想把星宇航空做好,立榮航空張國煒個人是大股東,就算哥哥們推選舉出來當董事長,他個人也表明只是代管立榮航空,中間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包括系統、人員的問題,都不能立即解決,最少要花個2、3年的時間整合。
立榮航空提供國內運能達到40%,長期的營運模式,立榮跟長榮航空早就有密不可分關係,很難立即去切割,現在這個階段非常困難,最好的方式,還是讓長榮航空跟立榮一起合作下去,讓全體台灣人得到行的保障,不要說星宇接下營運後,貿然去做切割,將來產生負面效果,這對大家都不好。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