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72字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今(24)日指出,2022年前四個月台灣的疫情穩定,成長動能延續,併購交易件數及總金額分別較 2021 年同期上升53%及398%。
安永財務管理諮詢服務(股)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觀察2021年與2022年前四個月的台灣併購交易重點:
國內鉅額整併創歷史新高,聚焦金融業、電信業整併;疫情趨緩後,國內鉅額整併案湧現,整體金額上揚。回顧2021年在低利率環境下,國內金融業資金充沛,形成新一波加強獲利的併購潮。金融業總交易金額提升至50億美元;科技媒體與通訊產業(TMT)因電信業整併潮,2021年加上2022年前四個月的總交易金額達60.8億美元。
外資來台投資逐漸復甦,交易件數及金額提升,台灣因疫情趨緩,外資來台投資復甦,主要買家以亞洲為主。2021年外資來台投資併購的交易金額為38億美元,件數回升至17件;2022年前四個月已累積4件,但尚未恢復到2017年至2018年的水準。
另外,海外併購金額下降,SPAC上市熱潮反吹向台灣:受限於疫後出入境管制尚未鬆綁,2021年度台灣向海外併購案件僅11件(不含SPAC)。反之,全球2020年掀起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熱潮在2021年下半年吹向台灣,Gogoro、大猩猩科技、玩美移動陸續宣布將透過SPAC至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合計金額達40億美元。
何淑芬表示,從台灣近期併購案看兩大重點,一、金融產業近年交易熱絡,透過投資併購擴大營業規模,整合成銀行、保險、證券完備之金融集團,提升全面性的金融服務,例如開發金合併中壽,強化壽險並提高金控規模;此外,星展銀行併購花旗消金業務,加速在台灣業規模。二、觀察電信產業重組,繼之前台灣大哥大與台灣之星合併契約簽署,遠傳電信也決議吸收合併亞太電信,電信市場重回三強鼎立。
安永觀察疫後企業新布局的兩大重點趨勢,包括了數位轉型、永續發展帶來併購的新樣貌:
企業發展數位轉型,提供新領域的應用:隨5G科技及AI發展,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必要性增加,偏好透過投資併購、策略聯盟等手段,期望更快速完成數位轉型,實現投資效益。金融科技因應消費者行為改變,重塑既有商業模式;遊戲雲端化及線上化,也將5G推向新的娛樂類型應用。此外,疫情除了加速醫療保健業的資源整合與數位化,也改變消費者行為,更加重視虛擬消費體驗。
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永續性議題:疫情喚起對個人、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重視,減碳思維成為新生活樣貌。2021年全球ESG投資併購金額較2020年成長1,170億美元(66),ESG相關金額近半數由美洲區域買方啟動,由金融保險及能源業者發起之投資併購占全球ESG併購交易85%。何淑芬指出,台灣ESG相關併購交易以能源產業為主,部分企業利用投資併購取得新能源技術或跨足綠色能源市場,企業應由內而外擬定投資策略,提升併購附加價值。
論壇中舉辦兩場圓桌論壇,第一場邀請到富采投資控股(股)公司董事長李秉傑、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佳世達科技(股)公司醫療器材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共同對談台灣企業疫後的新布局;針對ESG議題,除了由台達電子工業(股)公司永續長暨發言人周志宏分享推動ESG經驗,第二場論壇邀請到保瑞藥業(股)公司財務長王錦菊、中華開發資本(股)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南怡君、富邦金融控股(股)公司風控長徐偉傑交流ESG未來投資藍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