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2字
筆電供應鏈庫存拉警報,截至6月底,代工廠平均庫存天數拉升至63天,品牌廠更高達105天,均是正常水位30天的倍數以上驚人數字。就絕對金額來看,廣達、華碩(2357)(2357)都超過2,000億元,緯創也直逼2,000億元大關,仁寶則將近1,500億元,相關業者下半年承壓,旺季不旺成為定局。
根據筆電相關業者公布的第2季財報,品牌廠方面,聯想、宏碁、華碩、微星庫存均處於高檔,其中,華碩、聯想的存貨金額增加,其他品牌則微幅季減。法人調查發現,筆電品牌廠6月底整體庫存天數由第1季的77天飆升至第2季的105天,創歷史新高。
代工廠方面,第2季底平均庫存天數也自第1季底的56天上升至63天,且受中國大陸封控政策影響,導致生產中斷的公司 (例如廣達和仁寶) 第2季存貨增幅更大,顯示需求疲軟,第2季庫存調整並未改善。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筆電代工廠截至6月底庫存水位都相對去年同期大增,其中,廣達為2,543.31億元居冠,年增54.8%;仁寶為1,484.6億元,年增25%;緯創1,867.4億元,年增63%;英業達760.49億元,年增43.5%。
華碩截至第2季底,累積庫存絕對金額高達2,061億元,存貨周轉天數達180天,公司認為,庫存要到2023上半年才有機會修正至健康水位。仁寶則預期,需求可望於2023年下半年恢復。
同時,筆電品牌成品庫存比重,從第1季的43%上升至第2季的47%,而ODM廠成品庫存比重則保持在24%至25%。法人認為,通路庫存增加將導致下半年品牌廠更積極進行促銷,侵蝕毛利率。
以筆電代工龍頭廣達來說,第3季出貨量可望季增20%,居同業之冠,主因是MacBook需求強勁,加上第2季訂單遞延出貨,抵銷Chromebook需求低迷。仁寶因商務筆電需求下降(尤其戴爾),第3季筆電出貨量將季減。
筆電通路庫存水位升高,品牌廠華碩、宏碁和微星價格壓力大,聯想和戴爾因下半年需求展望不佳,亦將更積極去化庫存。由於商務和電競筆電需求降溫,消費性機種和Chromebook需求衰退更大的情況下,法人預估,下半年全球筆電需求將年減18%至20%,並較上半年衰退約5%,謹慎看待筆電鏈。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