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8字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北京廠昨(8)日傳出因本土軟體協力廠導入不順疑雲,導致擴產作業停擺,雖然協力廠緊急澄清並無此事,但不見中芯發布說明與回應,業界高度關注。中芯北京廠未來每月新增上看3萬片產能,若擴產不順,有助舒緩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疑慮,對聯電、力積電等台廠有利。
新浪科技報導,中芯軟體供應商上揚軟體(上海)無法滿足中芯新建的12吋廠CIM軟體國產化要求,上百人團隊解散,可能造成中芯北京廠停擺,相關消息導致中芯昨天於港股股價大跌逾2%。
不過,稍晚財聯社、集微網等消息指出,上揚軟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芯北京項目並未暫停,上揚團隊仍然在為其進行軟體開發,由於疫情反覆,專案由集中開發改為遠端開發,相關項目人員並未出現離職現象。
承接中芯此次北京廠CIM軟體專案國產化任務的技術承包方上揚軟體來頭不小,該公司於2021年先後完成人民幣數億元C1、C2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國家大基金)、中芯聚源、浦東科投、浦東科創、哈勃資本以及深創投等。
上揚軟體是大陸最早研發半導體MES的廠商,也是少數從事12吋半導體MES系統本土化的業者,該公司高層對此事表示非常震驚,並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不過,至截稿前,中芯並未出面說明相關事件,引發業界議論。
業界指出,中芯北京廠主攻28至90奈米製程成熟製程,根據研調機構以賽亞(Isaiah Research)的報告,中芯北京廠原規劃今年下半年新增每月1萬至1.5萬片產能,明年再擴充至每月2.5萬到3萬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