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0字
上海航交所昨(5)日公布最新SCFI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呈現連八周下跌的窘境,且跌點仍持續擴大中,較上周續跌148.13點至3,739.72點,跌幅3.81%,改寫去年6月中旬以來新低,四大長程航線同步走跌,其中歐洲線、美西線跌幅擴大。
四大航線中,美東線最新報價跌幅相對小,來到每FEU(40呎櫃)9,330美元,續跌18美元,跌幅為0.19%,創去年7月初以來低點;美西線則是周跌195美元至6,499美元,續創去年11月初以來新低。
歐洲線每TEU運價(20呎櫃)來到5,166美元,續跌250美元,跌幅擴大為4.62%,並創去年5月上旬以來低點。地中海航線每TEU運價來到5,852美元,跌幅1.99%。
貨攬業者指出,產業受到全球通膨高升及終端庫存去化緩慢壓力下,導致運價連續性下跌。
不過也看到全球三大聯盟開始因應市場變化,開始進行運力調整,全球航商在市場需求減少下,採取空白航班(blank sailing)方式減少艙位供給,維持運價雖然回檔,但幅度還在高水平之內。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4日報告顯示,隨著塞港和其他供應鏈阻礙緩解,全球供應鏈壓力7月已下滑至18個月最低,但仍遠高於新冠疫情前水準。
路透報導,紐約聯準銀行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7月降至2021年1月來最低,且連續下滑三個月,並比去年12月紀錄高點下滑逾50%,不過仍遠高於疫情開始前水準。
歐美各國紛傳罷工事件,在供需失衡情況下有機會因此調漲運價。美西因卡車司機罷工,導致部分零售商將貨物轉向美東,使美東貨量提升,因而運價跌幅相對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