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4字
南亞(1303)(1303)董事長吳嘉昭昨(27)日表示,南亞2007年起就致力於回收、再生消費者使用後的寶特瓶等聚酯製品,發展環保永續產品,目前南亞寶特瓶回收長纖絲產量是世界第一,約占全球16%。
吳嘉昭指出,南亞已投資逾5億元在回收聚酯產線,在台灣、中國大陸、越南、美國、泰國與菲律賓等地建置聚酯回收產線,未來將再投資7億元擴增新產線,目前回收產品年產能是22萬噸,2023年可倍增至42萬噸,其中回收聚酯占比將從目前一成提高到二成。
吳嘉昭說,近年來快時尚興起,造成大量廢棄紡織品,其中有85%採掩埋或焚化處理,南亞除與品牌領導廠商合作,將廢胚布、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回收,達成紡織產業循環經濟,還自主研發「織物智慧分類技術」,透過近紅外線光譜技術並結合AI科技,可辨識織物材質與顏色,每分鐘可辨識一件,辨識準確率93%以上。
為讓回收範圍擴大且便利,南亞設計開發材質單一化,過去鈕釦、拉鍊等配件不是PET材質,舊衣回收後需人工清除,因此開發以聚酯粒來代替,整件衣服都是PET材質,讓回收更便利,以達到永續的理念。
他分析,相較傳統石化製程可減少72%的碳排放量,藉由先進的聚酯回收技術,經統計2020到2021年,已回收146億支寶特瓶,降低32萬噸碳排放量,相當809座大安森林公園全年吸碳量。此外,其他同業主要生產短纖絲、片材等用途,南亞回收寶特瓶後,有90%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目前南亞寶特瓶回收長纖絲產量已是世界第一,占全球16%。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