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7字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今年全球通訊產業將達7,248億美元(約21兆新台幣),成長1.2%,展望今年台灣通訊整體產業,預計達4.45兆新台幣,年成長5.8%。資深產業顧問張奇指出,台灣通訊產業占全球比重持續上升,在2014、2018與2022年分別約占14%、16%與18%,平均每4年市占成長2%。另外,預估2022年台灣5G產業成長20.3%,達2.4兆新台幣,占台灣整體通訊產業達55%。
觀測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手機市場成長約1%,出貨下修至13.7億台,主要與封城效應、供應縮減與中國大陸需求疲軟等變數發酵,陸系三大品牌下調全年出貨目標有關。由於手機關鍵零組件無明顯升級,以及消費需求停滯,全球5G手機下修至約7.1億台,不過品牌廠仍持續著力5G產品線,預估滲透率仍可達52.2%。
5G手機占台灣5G整體產業比重相當高,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2022年5G iPhone出貨年增長約20%,將大幅挹注台灣5G手機產值,達2.7兆新台幣,2022年有兩大觀測重點,一是疫情風險帶動產地移轉加速,印度製造力道加大,台廠面臨擴大印度產能壓力;二是碳中和催生充電介面統一,台廠供應鏈有望受惠於接口整合。
展望2022年電信網路(網通設備),台灣產業占全球比重16.8%,年成長7.5%,達9,525億新台幣。資策會MIC指出,雖然零組件晶片供貨吃緊,出貨議題已大幅改善,系統組裝部分,主要網通業者2021與2020年存貨相比成長近1.5倍,因此去庫存將是各家業者2022年的重要課題。
此外,資策會MIC表示,疫情以來台廠受惠於各國WFH的寬頻裝置需求,陸續接獲包含傳統數據機、新一代Wi-Fi 6/6E路由器、5G FWA與低軌衛星LEO產品的國際大廠訂單,因此2020與2021年營收接連成長,然而可觀察到主要廠商毛利率有衰退現象,主要是上游零組件漲價、備料存貨增加與海空運成本竄升等供應鏈干擾因素導致,進入2022年又遭逢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城管控與全球通膨影響,皆可能左右台廠獲利表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