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96字
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4月由於中國大陸上海等重要經貿城市因疫情執行封控等因素,外銷訂單意外年減5.5%,終止過去連續25個月的正成長,這也是2020年2月以來最大負成長。
統計處指出,雖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但是中國大陸封控導致產能降載、物流人流受阻、原材料供應短缺等問題,並限縮消費市場,以致4月外銷訂單下滑至5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5.5%。
推薦
統計處統計,按貨品別觀察,受惠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支撐,電子產品年增4.3%;不過,中國大陸封控影響品牌客戶進行庫存調整,資訊通信產品、光學器材接單減少。傳統貨品方面,塑橡膠製品也受中國大陸封控措施以及防疫用品需求滑落等影響,機械也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走緩所致,兩者訂單都下滑。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中國大陸封控管制期程、廠商復工情形、供應鏈恢復情形會是關鍵。統計處詢問廠商訂單狀況,4月有41.3%的廠商表示有影響,5月也仍有33.1%廠商認為會持續影響訂單減少。雖然5月中國大陸封控開始逐漸恢復,但華東的資訊電子產業目前有長短料、人力、物流不順等問題,要看何時能夠解決,才會出現訂單遞延效應、恢復消費市場熱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