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95字
PCB是電子工業之母,但如果沒有一家新北市的化工材料小貿易商,台灣的PCB產業很難創造如今的兆元產值。昶昕是如何從單純解決客戶問題,變成台灣七成PCB廠長期仰賴的蝕刻藥水製造商?
印刷電路板(PCB)產業重鎮在北台灣,從桃園到新北樹林、新莊、中和、土城,創造海內外逾兆元產值。
PCB可以說是電子工業之母,所有的電子產品都需要PCB固定晶片,沒有PCB聚落,就沒有台灣資訊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
昶昕實業總經理陳彥亨是在街頭巷尾的PCB小工廠中長大的。
家裡原是化學品貿易商,他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爸爸、昶昕董事長陳國金屁股後頭,出門送化學品給PCB客戶,觀察到這些精明的工廠老闆,會先調查好電動玩具店哪個機台熱門,把電路板做好藏起來。
「碰到電玩店來訂,他們就會說:『生意很熱門,你如果趕,我就現在加價做給你,」一頭少年白的陳彥亨促狹地笑了。
從早期的電玩機台、BBCall,一直做到桌上型電腦、電視機、汽車內的主機板......台灣的PCB產業從數家小工廠變成兆元元產業的同時,昶昕其實是提供台灣電子工業基石原料的大動脈,也是處理廢棄物的大靜脈。
昶昕銷售蝕銅、剝錫藥水等特殊化學品,供給PCB、半導體以及封測廠製程,做線路成形蝕刻,用行話形容,是把銅給「咬出來」。
客戶使用完後含高濃度金屬的廢液,昶昕會買回再萃取提煉出硫酸銅、氧化銅以及錫化合物等,賣給礦業用於提煉鋅、銅的輔助料。廢藥水拔除金屬後,再處理做成新藥水,又回到PCB客戶的手上。
整個循環彷彿城市冶銅,關鍵是昶昕握有的甲級廢棄物清運處理及回收許可證。「蝕刻跟回收是連動的,我們做的事情,是希望運作迴圈動起來。」陳彥亨分析,「如果單講我們是處理廠,我覺得完全是誤會。」
從賣藥水、載藥水到回收廢棄物、廢液金屬再生一條龍,昶昕是業界唯一。台灣上市櫃PCB製造公司約有27家,7成以上就是用昶昕的蝕刻藥水;昶昕也處理台灣約4成的含銅廢液。
蝕刻也是所有銅循環產業鏈中回收效率最高的類別。PCB製程中,金屬含量較高、也較有回收價值的製程只有蝕刻、剝蝕,這個迴圈因而有動力不斷前進。
疫情後,全球需求逆勢反轉、電子消費品銷售大熱,加上銅價一年來飆漲一倍;賣化學藥水給電子業、又賣銅化合物給礦業的昶昕,在去年端出42億營收,每股稅後盈餘達3.56元,創歷年新高。
一家小化工貿易商怎麼做到?其實秘訣不驚人,就是解決客戶的問題。
超前看到台灣PCB產業的關鍵需求
陳國金剛創業的時候,台灣PCB產業還沒有本土自製的藥水,要搶外國客戶訂單,就得用客戶認可的進口原料。
那時,美商產品獨霸台灣的PCB藥水產業。但是美商產品既貴,PCB廠面對使用藥水後龐大的含重金屬廢液,也非常頭疼。
彼時電子供應鏈中,化工人才並不多,客戶不斷有產品使用問題找上貿易商,「客戶會請教我們,也等於給我們機會,」台大化工系畢業的陳國金謙虛地說。昶昕的前身友緣實業,從賣藥水轉而做藥水,開始跨足研發。
研發性格的陳國金把蝕刻液價格訂得十分低廉,跟外商產品相比價差30%到50%。「價格比外商便宜、交運時間短、庫存也多,」已經退休的南亞電路板前協理何信芳回憶。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毛利率不高的公司,但也因為如此市場地位更穩固,」陳彥亨說。
昶昕一步步用薄利多銷搶下高市佔率,又跨入含銅廢液處理,沒有廢棄物清運處理執照的外商在台灣幾乎完全沒有競爭力,不出幾年就退出市場。
提早在高競爭門檻領域卡位,也搭上循環經濟崛起的商機,昶昕穩定跟著PCB產業,從台灣一路到中國,在江蘇崑山、無錫、廣東、湖北、及四川等地設廠,「他跟客戶互為夥伴關係,一合作就是長期關係,」資源再生協會前理事長黃孝信分析:「優點是PCB產業相當強,不會生意好壞差很多。」
「我賣客戶藥水,他賣我廢水,發票我開給他,我也是他客戶啊,他會怕我不跟他買,」也許是耳濡目染,陳彥亨也跟著爸爸的腳步讀到清華大學化工博士,但父子倆分工明確,陳國金顧研發;陳彥亨則是看市場和業務,注重化學品循環的商業模式如何創造更好的市場價值。
「我們想進一步提升效率,降低碳足跡,」他提到,昶昕從封裝半導體廠回收氨水和硫酸,讓每月本來要新購入幾百噸原料做蝕刻藥水,已趨近零。「化學品營運優劣勢不再僅是因為機密配方,回收做得好,產生的價值也是很可觀的獲利。」
【小檔案】昶昕實業成立:1974(前身友緣實業)
董事長:陳國金
總經理:陳彥亨
主要業務:特用化學品研發產製以及資源回收
2021年財報: 營收42.18億、獲利2.17億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半導體盛世企業100強:和高科技不搭嘎的黑手產業,為何正跟著台積飛?
不說話比秒回更厲害,馬斯克、賈伯斯...高EQ才會的「沉默攻略」
Luna暴跌99%、第三大美元穩定幣UST死亡螺旋 為何驚動葉倫?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