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1字
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邁入35年,工研院日前舉辦「量測35週年慶」,分享創新量測技術研發、建立量測標準與檢驗證服務等重要成果,不僅建立下世代半導體建立前瞻量測技術,未來將以精準量測扶植新創公司,下半年也規劃成立以半導體尖端量測技術之新創公司,使國內半導體產業符合國際標準。
度量衡是民生、社會、科技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經濟部支持下,工研院執行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持續從「國際計量標準」、「推動產業化」與「協助能源測試驗證」三方面為產業提供創新量測服務,工研院下半年也規劃成立以半導體尖端量測技術的新創公司,使國內半導體產業符合國際標準。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 1987年工研院受經濟部委託執行國內最高量測標準之「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工研院並推進設立「量測技術發展中心」,除了為國內度量衡標準把關之外,35年來致力於新技術研發之量測標準檢驗證。工研院透過深厚的量測實力,協助國內半導體大廠轉型升級。近年全球面臨極端氣候挑戰,工研院期許在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下,提供台灣產業全面的檢驗證與標準定訂,協助產業實現低碳綠色轉型。
工研院量測中心執行長林增耀表示,過去35年感謝歷屆量測中心的主管帶領下,成功彰顯在「國際計量標準」、「推動產業化」、「協助能源測試驗證」三項領域的創新研發能量。
林增耀指出,在「國際計量標準」中,工研院以精準實現由普朗克常數所定義之公斤,確保國家最高量測標準及自主追溯;在「推動產業化」部分,致力半導體前段製程突破與異質整合的市場需求,例如:「GAA製程X光量測技術」滿足半導體前段製程奈米尺寸三維的複雜需求,率先布局下世代半導體關鍵技術;在「能源測試驗證」中,太陽光電計量實驗室取得國際IECEE CBTL實驗室認證資格,協助國內廠商進行品質改善與新產品開發,並於2021年打造全台唯一行動式太陽光電測試車,協助台灣在全球再生能源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