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四大因素衝擊 南亞4月營收月減近2成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本報系資料庫)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66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魏鑫陽/即時報導

南亞(1303)(1303)今(6)日公告4月合併營收為297.0億元,較3月減少73.0億元,月減19.7%。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受到大陸防疫管控、EG計畫性減產,以及俄烏戰爭、通膨影響消費所致,在四大產品產銷量均減少下,4月營收較3月衰退。

相較去年4月各項產品市況均佳、比較基期較高,今年則因大陸疫情多點擴散,隨封控措施加嚴,大幅限制了經濟活動,使產品產銷量減少。吳嘉昭指出,除了電路板、聚酯產品及1.4BG(丁二醇)營收成長外,其他產品皆不如去年同期,4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52億元,減幅14.9%。

推薦

吳嘉昭表示,因大陸各地4月開始實施疫情管控措施,使原物料及產品運輸受阻,而上海與電子產業重鎮昆山執行嚴格的封控政策,更對電子供應鏈造成顯著影響,導致進出貨困難、生產人力不足、長短料問題加劇,限制了上下游廠商、客戶的營運,因此電子材料部份的產銷量明顯減少。

化工產品部分,受麥寮EG產線計畫性停車,產銷量減少,同時售價方面,則因下游聚酯業受到疫情封控影響,開動率降低,使得EG月均價下跌6.2%。不過1.4BG因國際市場需求仍佳,再加上歐美同業將陸續定檢,使價格上漲,雖然銷量減少,但營收不減反增。

聚酯產品部份,美國地區需求維持良好,本月調漲產品售價;然因大陸管制人流、物流,影響商品製造與零售,加上全球通膨及俄烏戰爭影響民間消費能力,使下游客戶提貨較為保守,4月整體銷售量還是呈現下滑,營業額減少10.0億元。

至於塑膠產品,受到大陸疫情封控措施,影響下游廠商開工率及民生消費活動,造成訂單延後、交運量減少,4月營業額減少5.3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北陸新幹線福井‧敦賀即將正式開通 多項新商業設施準備迎客
下一篇
新竹以南水情吃緊 晶圓雙雄回應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