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兩岸蘋果鏈/蘋果不甜了 兩岸大廠財報全解析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風暴,打亂了所有供應鏈調度,也因為經濟活動停滯,讓智慧手機銷售更顯疲軟,這一切從蘋果指標零組件供應商2021年財報數字看得透徹。路透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風暴,打亂了所有供應鏈調度,也因為經濟活動停滯,讓智慧手機銷售更顯疲軟,這一切從蘋果指標零組件供應商2021年財報數字看得透徹。路透

本文共284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林宸誼、劉芳妙/專題報導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風暴,打亂所有供應鏈調度,也因為經濟活動停滯,讓智慧手機銷售更顯疲軟,這一切從蘋果指標零組件供應商2021年財報數字看得透徹。

兩岸蘋概股指標的大立光(3008)是iPhone鏡頭主力供應商,全年稅後純益186.71億元,年減24%,是八年來低點,每股純益139.28元,其中,關鍵指標毛利率跌破「6字頭」大關,達59.94%,是六年來低點。

緊追在後的玉晶光(3406)去年獲利同樣年減24.8%,降至22.96億元,每股純益20.52元,雖然連三年賺兩個股本入袋,但毛利率大跳水,一口氣年減逾8個百分點,下探35.36%,這個數字是玉晶光自2017年轉虧為盈以來新低,毛利率如拋物線般滑落,供應鏈殺價搶單的壓力可見一斑。

紅色供應商指標的舜宇在去年首度加入iPhone 13供應鏈,供應其中一顆後鏡頭,依舜宇公布至去年底財報,下半年稅後純益23億元,較上半年的26.87億元下滑14.4%,毛利率較上半年下滑3.55個百分點、為21.45%。

儘管舜宇也面臨高階手機銷售不佳,平均單價(ASP)下滑壓力,但在近期對法人釋出的營運展望,舜宇仍誇下海口,「力拚未來在iPhone手機鏡頭搶下三成市占。」

反觀蘋果在美國時間元月27日公布會計年度第1季(至2021年12月底止)財報,營收與淨利皆創下新高,優於市場預期,淨利首度突破單季300億美元。iPhone銷售年增9%,更遠超預期。

財報一消一長,顯見去年蘋果iPhone在規格停滯下,引進舜宇,取代原有康達智(Kantatsu),同時加大對供應鏈「擰毛巾」力度,帶動蘋果獲利鍍金,惟對供應鏈而言,「蘋果再也不甜。」

上游紅色供應鏈有舜宇的威脅,下游當以立訊為首。立訊挾蘋果與當地官方扶植資源,近年快速壯大版圖,擁有連接器、聲學、天線、馬達、無線電充等產品線,多類產品切入蘋果供應鏈,打造「陸版鴻海」。

自從立訊切入iPhone組裝鏈之後,旋即建立自己的零組件生態圈,直接威脅台廠可成、美律,前者選擇退出供應鏈,後者則直接與立訊合作,力抗既有的陸系競爭對手歌爾聲學。

可成於2020年8月宣布出售泰州廠後,2021年全年營收腰斬至410.94億元,年減50.2%。不過,若從毛利率角度來看,可成重生之路卻是「弱中透強」。

觀察可成近年財報,自2019年開始,可成受迫蘋果不斷對供應鏈砍價的壓力下,毛利率大跳水,從原先動輒40%至50%水準,驟降至22%至25%,連續七季毛利率都在「3字頭」以下水準。出售泰州廠後,去年毛利率回到33.02%,是三年來高點。

事實上,可成先前毛利率不斷下滑,一方面是蘋果為首的品牌大客戶不斷向供應鏈砍價,另一方面也是智慧手機市場需求出現飽和狀態,加上先前疫情衝擊消費者購機意願,智慧手機銷售欠佳,機殼廠為維持一定水準的產能利用率,在客戶面前幾乎沒有太多話語權,導致毛利率節節下滑。

為了甩開紅海市場,可成勢必要重新走出一條新的路,出售泰州廠予藍思後,不必再面對大客戶砍價壓力,同時可以更專注筆電機殼本業,並深耕毛利率更高的電競筆電機殼,加上跨足新能源、醫療等產業,帶動毛利率一路回升。

業界人士分析,可成過去經營作風一向都是追逐高毛利率,當時接到蘋果iPhone大單時,毛利率也優於業界水準之上,當蘋果訂單不再香甜,可成只能被迫做出其他選擇,轉戰新能源、醫療等新利基市場,而這些新領域的成果,則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收割。

蘋果公司(Apple)。路透
蘋果公司(Apple)。路透

聲學大廠美律去年獲利衰減幅度較其他台廠收斂,去年全年營收361.83億元,年增5%;毛利率12.09%,年減0.45個百分點,純益11.28 億元,年減14.6%,每股純益5.4元。

美律獲利衰退主因,來自去年度IC缺料,致使出貨量受到影響,紅色供應鏈威脅反而是次要原因。業界人士表示,美律因與立訊結盟合作此甚至比台系零組件廠更有機會拿到其他陸系品牌大單,美律原本就已手握蘋果訂單,加上因立訊切入組裝鏈,因此受紅鏈影響較小。

展望未來,由於智慧手機與PC、NB揚聲器進入淡季,法人估計,美律上述兩項的相關營收將年減10%至20%。美律則指出,今年首季業績偏保守,但全年營收力拚年增,且獲利能力將擴張。

相較之下,以立訊為首的紅色供應鏈在蘋果訂單攻城掠地,2021年財報是不是也跟著打上蘋果光?實則不然。

立訊近年大動作吃下緯創(3231)的昆山廠,並入股和碩(4938)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5264),為iPhone組裝做足準備,不過,攤開立訊揭露的財報內容,2021年營收人民幣1,541億元,年增66.6%,但淨利潤人民幣70.7億元(約新台幣316億元),年減2.12%。

再看2021年第3季財報,淨利潤人民幣1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降25%。「蘋果難啃」,可能是立訊精密呈現「增收不增利」窘境的主因。

至於手機玻璃大廠藍思科技在今年2月9日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為人民幣20.07億到23.99億元,年減59%到51%。原因包含限電、缺料、新產品研發,以及響應大陸政府倡導的「共同富裕」等。

至於收購可成泰州廠,原被外界視為打入蘋果機殼供應鏈的重要布局,但藍思科技提到,「配合客戶新立項的研發項目較多,人力成本、研發費用上升,影響了盈利水平」。

歌爾股份給外界最醒目的標籤,莫過於是AirPods的代工商。但自2020年開始,AirPods出貨量放緩的說法甚囂塵上,歌爾股份的業績成長性一度蒙塵。

去年10月,歌爾股份就預測全年的業績增長,預計實現盈利人民幣42.4億元到45.3億元,年增49%到59%。主因是公司VR虛擬實境、智慧可穿戴和智慧無線耳機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改善。


🎧歡迎收聽:【經濟輕鬆聊Podcast】編輯室On Air/蘋果訂單不甜了,指標股激情不再?兩岸蘋果鏈財報全解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種樹就能發大財?福華洪奇昌:碳權開發首重林下經濟
下一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土地水電資源 面臨挑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