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3字
台中市葡萄集中於新社、后里及外埔區種植,但今年3月連續低溫下雨,造成巨峰葡萄花穗授粉受精不良,出現高比例的「單偽結果」,俗稱石頭葡萄,損失慘重;農業局表示,台中市葡萄目前平均受損程度37%,正提報農委會核定,爭取列入天然災害救助。
今年3月下旬,連續下雨低溫的氣候,讓台中市所種植的巨峰葡萄授粉受精不良,並出現高比例的「單偽結果」,俗稱「石頭葡萄」;因為葡萄裡面無籽,長不大,有的農友乾脆剪掉。6至8月的夏果整個無法採收或果品不佳,損失慘重。
農友表示,今年因氣候異常,影響葡萄生長,致新社區種植的葡萄結實纍纍,卻是無法長大的「石頭葡萄」;台中市農業局於4月底會同農委等會勘,經初步統計,台中市葡萄受災面積共164公頃,平均損害程度37%。農業局表示,目前正提報農委會核定,以爭取列入天然災害救助,若核准通過,每公頃可補助9萬元。
農業局指出,新社區巨峰葡萄主要於1月中、下旬進行催芽作業,約3月下旬開花,因3月下旬連續降雨及低溫,葡萄開花期遭逢降雨,以及低於16℃的氣溫及相對濕度80至100%,不利於巨峰葡萄的花冠脱落及花藥開裂,致花穗授粉受精不良,而出現較高比例的單偽結果,又稱「無籽葡萄」、「石頭葡萄」。
葡萄農古東喜表示,葡萄一年採收兩季,一般分為6至8月的夏果、10至12月的冬果。這次受災的是夏果,由於無籽葡萄不會長大,賣相不佳,也賣不到好價錢,部分果農索性全部剪掉,只能等候冬果再來採收,損失慘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