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9字
政府十多年前曾經規劃在桃園航空城打造國際醫療專區,後因法規未過關而胎死腹中。自今年起,清華大學規劃在桃園設立900多床的醫院,也傳出將落腳桃園航空城,並利用地利之便重啟國際醫療。
台灣醫療院所的技術水準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近年來受到人口老化、健保總額給付、及傳統的非營利價值觀影響,各級醫療體系所承受的財務壓力也逐年增長。
推薦
為了尋找台灣醫療體系的新藍海,十多年前政府曾經想推動國際醫療,想利用台灣「價廉物美」的醫療服務,吸引歐美乃至於中國大陸病人來台就醫,當時還曾規劃在桃園航空城中打造國際醫院,開放西方保險集團投資,只是後來受到保守價值觀影響,相關計劃無疾而終。
自今年起,由於清華大學設立學士後醫學系已獲教育部通過,清大進一步將在桃園設立總規模900多床的醫院,目前選定院址就在桃園航空城內。依照清大規劃,這座醫院除了要服務桃竹苗地區病患之外,也將發展國際醫療。
據了解,清大桃園醫院初步規劃的國際醫療,將鎖定雅加達、新德里、孟買、仰光等地發展遠距醫療據點,以強大的電子資訊能力,提供國際診斷或手術等醫療服務。
而整座清華醫院占地7.2公頃,其中5公頃規畫為綜合醫院,另2.2公頃則為教育研發園區,包括教室、研究室、實驗室及宿舍,這兩個基地的地下連通道也納入了桃園航空城基礎工程先期施作範圍,醫院將採BOT招商,已有多家知名醫院表達興趣,興建經費初估為85億元,預計於今年底發包動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