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36字
上海實施防疫封控已進入第四周,但不少卡車司機仍被隔離、貨櫃堆積如山,長三角工業區的物流服務已受到嚴重干擾。不少外商也因防疫封鎖難以召回員工,阻礙復工腳步。
華爾街日報報導,上海是製造業和出口重鎮,但封控措施已使貨物運輸幾近陷入停滯。卡車運輸受到的影響最大,當地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隨意設置的規定,阻礙貨物運輸。上海港碼頭堆積許多空貨櫃,等待卡車運送貨物。
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物流塞車也增添全球供應鏈的壓力,物流經理人預計,部分國際貨運需時幾周到幾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萬得(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相較於3月底封控前,本周初每日通過上海的卡車數量減少70%。物流公司表示,因進出上海須提供48小時內的核酸檢驗結果,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又不一致,且卡車通行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行政審批,卡車司機不願把貨物運到上海。華爾街日報報導,卡車司機說,即使報酬增加了一倍多,很少有人願意開去上海。
當地製造商說,卡車運輸延誤和倉庫關閉,讓產品積壓在工廠裡,其他製造商因原材料和物資運輸受影響而停產。卡車運輸受阻的影響正蔓延到其他物流領域。航運業顧問表示,上海港仍在營運,但向港口運送貨物的卡車短缺,貨櫃運能閒置將愈發嚴重。
美國供應鏈數據業者FourKites公司指出,截至18日,一個裝有進口貨物的貨櫃在上海港等待作業的平均時間為8.3天,是封控前的兩倍多。
物流供應商表示,上海港被迫按下暫停鍵,短期內能使美國和歐洲港口獲得一些喘息空間,但長期而言,上海貨物積壓的不利影響將顯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