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炒5年越賣越差 蘋果為何挑今年強推?
蘋果VR(虛擬實境)頭盔,將要呼之欲出了嗎?
春節前,外資JP摩根出具報告指出,5年以來傳聞不斷的蘋果VR產品,將會在今年第四季量產,屆時這款搭載6顆鏡頭、由和碩代工的產品,由於製造成本達500美元,售價可能會超過1千美元。
一名蘋果供應鏈高層私下向商周證實,「客戶確實有跟我們在run(運作)這產品,」看來,傳聞並非空穴來風;但截至去年,全球VR出貨量呈現連續4年衰退,蘋果,這次為何做此決定?
2016年是VR元年,當年包括宏達電(2498)、臉書、三星相繼推出自家VR產品,讓該年全球的VR出貨量,達到歷史新高的910萬台。
然而,它卻在2017年反轉直下,去年更降至470萬台,幾乎是全盛時期一半。
產業由盛轉衰,主要在於「應用」沒有被打開。台經院分析師邱昰芳指出,先前VR的應用局限電競,且沒有那麼多對應的內容支援,造成品牌廠不是退出,譬如小米;就是暫緩新產品推出,如Google,使得出貨量連年下滑。
一名蘋果代工廠的主管告訴商周,VR的硬體門檻並不高,需求無法大幅提升,「關鍵還是,軟體應用的『出路』沒那麼多,」這也是為什麼蘋果早在2015年就組織VR團隊、卻遲遲沒有推出產品。
VR內容、用戶大幅成長
不過,這個產業窘境,正悄悄出現改變!
第一個改變,是內容軟體面—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嘗試,這個讓VR內容廠商的投入持續增加。
宏達電VR團隊創始成員的陳信生,至今投資45家VR與AR(擴增實境)新創公司。他發現,2019年開始,「第一次看到VR遊戲公司開始賺錢,而且是前十大(公司)都賺錢。」業界認為,這與臉書推出400美元不到的VR裝置,擴大了VR玩家群有直接的關聯。
MIC分析師柳育林指出,去年宅經濟發酵下,遊戲平台Steam來自VR遊戲的營收,成長超過7成,總執行次數也首度破億;結合AR的虛擬實境遊戲「精靈寶可夢」,其工作室光去年前10月,營收就逾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受惠於在家看劇、遠端工作
事實上,近年來VR硬體出貨量的衰退,是來自於不少品牌的退出,以及必須把手機放在頭盔的產品形式遭淘汰所致,「其實既有用戶的使用率是增加的,讓這個產業雖然硬體衰退,但軟體(產值)是成長的,」一名外資分析師指出。
第二個改變,是疫情又驅動出商務需求。
IDC分析師廖燁曦指出,疫情使人被迫待在家,更帶出人們用VR看影片的需求,研究機構賽迪統計,中國有兩成用戶,就是用其觀看影片。
不僅如此,在企業領域,疫情也引發企業使用VR,進行遠距的教育訓練、商務會議、線上展覽;甚至,台積電供應商、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去年多次採用微軟的混合實境產品HoloLens,進行遠距的跨國設備維修。
廖燁曦進一步表示,表面上看來,雖然2020年VR裝置出貨量較前一年下滑,但,這是因為零組件缺料所致,根據他的探訪,VR品牌業者如臉書、宏達電,去年來自消費者的下單量都比去年好,「問題是供應端跟不上。」
因此,IDC預估,2021年,全球VR設備出貨量,將達850萬台、年增80%;到了2024年,總出貨量更將近4100萬台。
而據商周掌握的獨家訊息,全球VR設備市占率第一的臉書,也在內部訂出了2021年出貨量,將成長至少1倍。
「蘋果可能因此覺得大眾化的時間到了,」陳信生推測。
符合要靠內容賺錢的目標
儘管,以目前傳出的售價來看,蘋果首款VR產品至少1千美元、近新台幣3萬元起跳,幾乎是目前商用市場的設備售價,但蘋果供應鏈、VR業界人士不約而同認為,蘋果對於VR市場,「一定是主打C端(即消費性)市場。」
一名代工廠高層指出,蘋果推VR,「不只為了這單一個硬體,而是要透過設備間的串聯,強化服務體驗。」
試想,未來,大家只要戴上VR頭盔、無線耳機Airpods,就不必被綁在電腦或手機螢幕前,而能隨時隨地參加線上會議。又或者,在家以VR收看影片,就有戲院看大螢幕的臨場感,訂閱蘋果影音服務TV+的意願勢必提升,「這符合蘋果想靠內容賺錢的策略。」
不只蘋果,臉書對VR的企圖也在內容。柳育林指出,目前臉書的VR其實是虧本銷售,目的是先掌握用戶群,待人們黏著在虛擬世界後,「到時候他們虛擬跟實體的廣告,統統可以一手包辦。」
不過以賽亞研調提醒,目前VR應用,都是既有設備的延伸,因此VR之於蘋果,「短期業績不會有太多貢獻,」投資人切勿有過高期待。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有空出來吃飯」不是真的要約你!聽到這4句話就知道,話題該結束了
工作量變1/3,收入卻變兩倍!「不被看見」小員工,如何讓身價跳級?
「您的銀行帳戶顯示異常」?已有21人受害共損失300萬,4步驟防範釣魚簡訊
退休金都拿去繳租金?全台近1成民眾想住老人宅,月租2萬準備好了嗎
「半夜醒來的次數」竟可預測老後失智?洪蘭:大腦有可塑性,但不喜歡一直變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電子二大咖 同聲喊缺料2021-04-21
- 南亞科大投資 砸3,000億建廠2021-04-21
- 台泥衝儲能 跨國大進擊2021-04-21
- 破天荒 面板報價連漲12月2021-04-21
- 鴻海威州廠 可能生產電動車2021-04-21
-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工研院第五度入榜2021-04-21
- 漢唐改選 經營權恐變天2021-04-21
- 康舒傳承 許介立將接董座2021-04-21
- 台泥綠色轉型 拼圖完整2021-04-21
- 康和證改選大戰 開打2021-04-21
- 康舒未來…拚當能源供應者2021-04-21
- 面板報價Q2月月漲 Q3不看淡2021-04-21
- 南亞科衝研發...一場不能輸的戰役2021-04-20
- 南亞科拚節水...每滴循環使用4.2次2021-04-20
- 中華電、高通攜手微軟及台筆電廠 打造行動PC新世代 2021-04-20
- 大宇資擬出清北京軟星股份 切割大陸業務2021-04-20
- 台積電美國新廠 漢唐估明年9月導入設備2021-04-20
- 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 聚焦AI、新記憶體、小晶片系統2021-04-20
- 面板4月下旬價格續漲 集邦:漲幅3.5%至7.6%2021-04-20
- 大宇資擬處分子公司股權及仙劍IP 總價不低於22億元2021-04-20
- 飛宏內部營業機密疑外竊 檢調介入調查2021-04-20
- 中華電、高通、微軟、筆電廠攜手 組企業數位轉型聯盟2021-04-20
- 康舒今年董事改選 許勝雄將交棒2021-04-20
- 飛宏疑內部營業機密遭竊 檢調搜索了解2021-04-20
- 市府攜手科技業 打造首座5G企業專網2021-04-20
- 可成配息12元 規劃未來3年每年發10元2021-04-20
- 環境正義引發關注 台塑路州投資仍因疫情停工2021-04-20
- 鴻海專利核准率排名第一 2021百創新大機構中表現最佳2021-04-20
- 東元股權之爭 黃育仁陣營:另一家外資將表態支持2021-04-20
- 遠傳搶進數位轉型 強打大人物、翻轉數據點石成金2021-04-20
- 南僑3月獲利報喜 年增率191.64%2021-04-20
- 威剛砸逾26億買下廠辦大樓 長虹獲利Q3入帳2021-04-20
- 聲寶總座許經朝:2Q進入冷氣銷售旺季 業績將優於1Q2021-04-20
- 意德士取得奇鼎約13%股權 擴充營運策略投資2021-04-20
- 成也台積敗也台積 網路梗圖超有感2021-04-20
- TTLA:更名為「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TPSA)」2021-04-20
- 水情吃緊 科技部鼓勵科學園區廠商使用再生水2021-04-20
- 智晶聚焦小尺寸智慧顯示商機 四系列新產品亮相2021-04-20
- 威剛購置內湖不動產 滿足未來業務拓展、營運需求2021-04-20
- 康寧將參與智慧顯示展覽會 展出多款最新玻璃技術2021-04-20
熱門文章
- 散裝運價暴漲 登十年新高2021-04-20
- 與威州政府達成新協議 傳鴻海願減數十億美元稅負優惠2021-04-20
- 張安平領軍台泥蛻變 謝金河:台股天字第一號企業新局2021-04-20
- 鴻海、廣達看得有多遠?王美花:林董10幾年前就來講AI2021-04-20
- 高通與台系供應鏈合作 持續在筆電市場和聯發科對決2021-04-20
- 飛宏內部營業機密疑外竊 檢調介入調查2021-04-20
- 產業上缺料更普遍 劉揚偉:要缺到2022年Q22021-04-20
- 群創搶先布局5G時代新商機 攻四大領域2021-04-20
- 廣達董座林百里超謙虛:謝謝鴻海的連接器2021-04-20
- 林百里:PC景氣很好 缺料是個大問題2021-04-20
- 成也台積敗也台積 網路梗圖超有感2021-04-20
- 綠色環保飲食潮流不可擋 超商咖啡吹植物奶風2021-04-20
- 劉揚偉:鴻海在威州投資 可能就是電動車2021-04-20
- 接觸旺宏6吋晶圓廠?劉揚偉表示有興趣2021-04-20
- LG化學與Magna合作代工Apple Car? 劉揚偉:謠言2021-04-20
- 「武林秘笈」落伍啦 劉揚偉:專利能增加人類集體智慧2021-04-20
- 東元父子對決董事改選 黃育仁估獲逾四分之一股權支持2021-04-20
- 宏達電攜手高雄市府 打造首座5G獨立組網專網場域2021-04-20
- 大宇資擬處分子公司股權及仙劍IP 總價不低於22億元2021-04-20
- 東元股權之爭 黃育仁陣營:另一家外資將表態支持2021-04-20
- 威剛砸逾26億買下廠辦大樓 長虹獲利Q3入帳2021-04-20
- 分割公司再開除工會幹部 美麗華工會:經部應調查2021-04-20
- 傳統產業亮眼 台灣外銷訂單創下「最強第1季」2021-04-20
- 威剛購置內湖不動產 滿足未來業務拓展、營運需求2021-04-20
- 華碩衝刺新創商機 成立創新發展室培養內部創業2021-04-20
- 劉揚偉:電子業普遍擔心重複下單現象2021-04-20
- 茂迪接單暢旺 訂單能見度看到Q32021-04-20
- 保瑞藥業加拿大廠 成功完成加拿大衛生部查核2021-04-20
- 南僑3月獲利報喜 年增率191.64%2021-04-20
- 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出爐 台灣居全球第三2021-04-20
- 南亞科:規劃生產10奈米DRAM晶片2021-04-20
- 鴻海專利核准率排名第一 2021百創新大機構中表現最佳2021-04-20
- 破天荒 面板報價連漲12月2021-04-21
- 鴻海、廣達等企業 獲全球百大創新肯定2021-04-20
- 南亞科建先進晶圓廠 致力成為智慧世代最佳記憶體夥伴2021-04-20
- 中華電、高通、微軟、筆電廠攜手 組企業數位轉型聯盟2021-04-20
- 高通與中華電等業者 成立企業數位轉型行動陣線2021-04-20
- 高通攜手中華電等 推企業數位轉型行動陣線2021-04-20
- 電子二大咖 同聲喊缺料2021-04-21
- 中科二林園區投資招商說明會 28日台中福華飯店登場2021-04-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