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小吃路邊攤 變電商年菜常勝軍之路
為什麼一個路邊攤起家的油飯品牌,可以成為電商通路的年菜常勝軍?
成立41年的油飯品牌呷七碗,今年推出的年菜組合在Yahoo購物、PChome、7-Eleven三大通路都拿下銷售第2名,勝過蟬聯3屆米其林一星的亞都麗緻天香樓、鼎泰豐,在momo購物也位居前10。
同樣著力經營年菜市場的老協珍協理丁懿娸分析,年菜品牌雖競爭者眾,但如果有明星品項者通常能脫穎而出,「老協珍是佛跳牆、呷七碗是油飯,為了這支商品,(消費者會)順勢買其他品項。」
不過,油飯這個年菜明星,其實是需求劇減的「夕陽小吃」。
不甘當小店,要做全台灣生意!
進駐美食街、超商賣鮮食領先同業
根據烘焙業者統計,受少子化影響且蛋糕、餅乾等烘焙食品也加入彌月禮戰場,近30年,全台灣油飯產值從每年30億元降到12億元。
但,呷七碗營收卻沒有因此萎縮,近年反靠著年菜和超商鮮食等商機穩定成長,近6年營收成長逾33%,去年年營收4億元,是全台灣用最多糯米的大戶。
呷七碗董事長李東原能逆勢而行的關鍵,是他屢屢跑在趨勢前頭,超前挑戰。
原本在愛之味擔任業務主管、理解大企業運作邏輯的他,創業伊始,即使呷七碗還只是個路邊攤,他就發願不甘只是個小店,而要「做全台灣的生意」!
1992年,比起現在百貨美食街常見的小南門點心世界要早5年,這家小吃攤已經開展出6間門市,全在黃金地段,還進駐百貨公司美食街。
他更是全台灣第一批在7-Eleven賣冷藏鮮食的廠商。進駐百貨美食街後,李東原不以此滿足,「一間一間開,我什麼時候才能賣到全台灣?」於是決定與當時才700多間店、分店數僅約如今8分之1的統一超商合作,成為第一批進駐4度C鮮食架的產品。
為了合作,他投入5千萬元建立食品工廠,是當時年營收的1.4倍,但他的盤算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飛速成長,「跟著它(超商),可以學一身功夫,提升我們的製造技術跟水準!」
研發新菜卻嘗盡苦頭
魚肉口感變、冷凍庫不給力整批報廢
買進設備、養成生產實力後,他又把目光轉向仍一片荒蕪的年菜市場。2001年,比台灣的冷凍年菜商機崛起早了數年,就開始耕耘此市場。「生意人就是這樣,想空想縫!(台語想方設法的意思)想到可以賣的就去嘗試,」李東原笑說。
但領先同業,代表前方少有可以參照的經驗,他得靠著自己跌撞,闖出一條路。為賣年菜組合,他得研發油飯以外的新菜色,卻為此吃足苦頭。
原以為黃魚肉質細緻,做成年菜好看又有誠意,卻沒想到冷凍後,冰晶把魚肉撐開,口感全變了。李東原這才發現,反而要用纖維粗的魚肉,復熱後口感才不會與現煮料理有落差;而好不容易做出一批年菜,卻因為沒經驗、冷凍庫不夠力,出貨前才發現理應凍成冰磚的佛跳牆,因溫度降不下來,早已變質,只得整批報廢。
事後,他們花7倍成本投資急速冷凍設備,才解決保存問題。
而且,開發新商機的先驅總是寂寞的。年菜開賣頭兩年,因當時消費者對冷凍復熱年菜沒信心,一年僅賣出不到200份。
李東原為促進銷售,甚至自己拍起教學影片,每組年菜都附上VCD,不只教顧客復熱方法,還提點擺盤眉角,「教大家拿小黃瓜、柳丁切片,再擠甜辣醬畫花,就算是冷凍年菜也能有價值感。」直到近5年銷售成績才大爆發,貢獻約兩成營收,和主力商品油飯一樣多。
然而,這個總是奮力往前奔跑的人,卻也曾因管理方法跟不上他的超前步伐,而狠摔過。
管理跟不上曾爆食安風波
媒體大幅報導,讓創辦人重建規範
2014年,呷七碗爆發食安事件,被衛生局查獲使用過期原料,而且中央廚房環境有缺失,被罰200多萬元。當時媒體以「原料過期,呷緊弄破碗」、「超黑心!」大篇幅報導,甚至到近兩年依然會有網友在它的產品推薦文下,貼出當時新聞。
「那時候就是管理不當,」李東原坦言,工廠生產品項多,因生產排程調整,沒有注意到其中一支品項的抑菌劑過期,釀出疏失。「其實在那之前,工廠就有拿到ISO等認證,但它教的是管理方法,人還是會有疏忽。」因此事件後他規定,每個關鍵生產點都得有兩個以上的員工「double check(再確認)」,確保規範被落實,讓能力跟得上他的超前心態。
雖然近兩年疫情爆發,讓李東原在台北永康街、宜蘭傳藝中心等地方開拓新店型,吸引年輕人也把油飯推向國際的計畫未收到預期成效,但自言喜愛嘗試新東西、滑雪、騎馬樣樣來,近70歲還在念EMBA的他說,不會因此放慢創新腳步,「成功就是要永遠忘記背後,努力向前。」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2021星座開運密技》牡羊分享甜食、金牛拜訪貴人…你的幸運方程式是什麼?
生活英文》點大杯星巴克,別說“ Give me a large one, please ”
相關新聞
- 鴻海富士康攜手高瓴創投 投資陸自駕車開發平台AutoCore2021-03-01
- 台積電衝刺美國布局 要蓋六個廠2021-03-01
- 台塑四寶 迎史上最強Q12021-03-01
- 日PC需求暴增 雙A大利多2021-03-01
- 郭台銘為何欽點劉揚偉接班 謝金河分析:市場已對新鴻海期待2021-02-28
- 台灣微軟新任營運長陳慧蓉 助台企打5G + AIoT國際戰2021-03-01
- 罐頭產地泰國惹議 台糖:台灣鳳梨甜適合直接吃2021-03-01
- 遊戲機訂單增溫 安力全年營運向前衝2021-03-01
- 繼酒精國家隊之後 台酒投入鳳梨國家隊2021-03-01
- 中油:3月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整2021-03-01
- 富士康布局自駕車 攜手高瓴創投注資AutoCore2021-03-01
- 疫後復甦與5G升溫 PCB產業拚開局得勝2021-03-01
- 鴻海攜手高瓴創投 領投Pre-A輪融資2021-03-01
- 台電挺台灣果農 將採購6萬顆鳳梨2021-03-01
- 群益投顧:3月關注台股五大族群2021-03-01
- 法人調節南亞科、華邦電 惟看好未來營運受惠車用領域2021-03-01
- 科技產業園區閒置廠房退場機制 子法預計6月底完成2021-03-01
- 工研院開課 培育AI醫療影像辨識關鍵人才2021-03-01
- 外資:鴻海股息上看4.8元2021-03-01
- 台積校園徵才 碩士可領57k2021-03-01
- 日PC熱賣 驅動IC面板 同步沾光2021-03-01
- MIH助攻 台鏈左右逢源2021-03-01
- 汽車副廠零件商機 逆勢噴發2021-03-01
- 台積鼓勵員工赴美 福利超優2021-03-01
- 冰風暴效應 石化業缺貨行情還有兩個月2021-03-01
- 台塑化:油價勁揚 短期現象2021-03-01
- 台積電外派美國福利曝光 綠卡、新冠疫苗都有機會拿到2021-02-28
- 東森攜手晶華 林口媒體園區打造新飯店2021-02-28
- 全聯搶救鳳梨農 董座:即使賠錢也要挺農民2021-02-28
- 水情吃緊紡織鋼鐵業備戰 一滴水用逾兩次2021-02-28
- 三大動能助攻 鋼構業看好市況旺3年2021-02-28
- 沒被大巨蛋案擊垮 趙文嘉接手遠雄七年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21-02-28
- 劉揚偉談鴻海電動車 手上有十幾張牌可打2021-02-28
- 冰風暴效應 海運業加收塞港費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口感仿真肉 背後學問大2021-02-28
- 錢進貨櫃三雄 看三指標2021-02-28
- 產業追蹤/食材研發創新 拉高技術門檻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掀風潮 餐飲通路搶賣2021-02-28
- 劉揚偉:鴻海ICT龍頭地位 不易被取代2021-02-28
- 鴻海劉揚偉:已為MIH電動車平台成員找好出海口2021-02-27
熱門文章
- 台積電衝刺美國布局 要蓋六個廠2021-03-01
- 外資:鴻海股息上看4.8元2021-03-01
- 台積電外派美國福利曝光 綠卡、新冠疫苗都有機會拿到2021-02-28
- 台塑四寶 迎史上最強Q12021-03-01
- 台積鼓勵員工赴美 福利超優2021-03-01
- 鴻海富士康攜手高瓴創投 投資陸自駕車開發平台AutoCore2021-03-01
- 群益投顧:3月關注台股五大族群2021-03-01
- 日PC需求暴增 雙A大利多2021-03-01
- 日PC熱賣 驅動IC面板 同步沾光2021-03-01
- 台積校園徵才 碩士可領57k2021-03-01
- 汽車副廠零件商機 逆勢噴發2021-03-01
- MIH助攻 台鏈左右逢源2021-03-01
- 法人調節南亞科、華邦電 惟看好未來營運受惠車用領域2021-03-01
- 生技中心新藥選題一流 下一步瞄準核酸藥物2021-03-01
- 打破限制 生技中心將設創投基金2021-03-01
- 台塑化:油價勁揚 短期現象2021-03-01
- 台灣微軟新任營運長陳慧蓉 助台企打5G + AIoT國際戰2021-03-01
- 冰風暴效應 石化業缺貨行情還有兩個月2021-03-01
- 台電挺台灣果農 將採購6萬顆鳳梨2021-03-01
- 繼酒精國家隊之後 台酒投入鳳梨國家隊2021-03-01
- 遊戲機訂單增溫 安力全年營運向前衝2021-03-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