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警戒 防疫措施升級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案例持續增加,科技業防疫等級同步升高。和碩集團旗下載板大廠景碩(3189)、台股家電股王禾聯碩都啟動員工分流上班機制;日月光、台灣大、友訊、智邦等大廠也著手評估「異地備援」計畫;鴻海、廣達等代工廠則將防疫規格提升至去年初疫情爆發的等級。
科技業全面防疫規格全面升級,就怕疫情影響員工健康,進而衝擊生產線運作。尤其台灣半導體、電子代工、網通等領域都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若台廠生產受疫情影響而停擺,將嚴重衝擊全球科技業運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0)日公布新增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870),為桃園部立醫院護理師(案839)的60多歲祖母。指揮中心也證實,台北知名會計師務所員工曾與本土案例案864短暫接觸,但是已居家隔離、採檢陰性,不算是確診者。
台灣疫情有升溫跡象,科技業防疫上緊發條,由原本要求員工或訪客進廠前量體溫、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向上提升防範等級。景碩、禾聯碩率先啟動異地備援措施,其中,景碩針對非產線人員已有分批、多組人馬異地辦公,以應對可能影響。
禾聯碩則將一個部門拆成二至三個單位,在不同地區上班,分散風險。
台積電、聯電等半導體廠也高度戒備,降低員工染疫可能。封測龍頭日月光內部也正研擬重啟之前的員工分流上班計畫。
鴻海廣達與仁寶等組裝大廠同步拉高防疫層級,全面備戰,已經把防疫作為,恢復到2020年第1季時的作戰狀態,祭出完全封鎖策略,避免人員流動,禁止聚餐,以免疫情影響生產。
電信與網通業方面,台灣大繼取消大型尾牙後,也暫停各單位尾牙餐敘,並確認未來可異地備援及居家上班部署計畫,友訊也規畫必要時分組在家遠距工作,智邦則持續處於高度防疫狀態。
面板雙虎友達、群創,以及服務科技廠的竹科管理局,除加強日常的防疫管控措施,也擬妥異地備援、分流辦公的對策。
聯發科近期對公司電梯搭乘規範也趨嚴格,以往沒有太多限制,現在最多只能按照「九宮格」畫位來站,也就是一部電梯最多九個人搭。
相關新聞
- 夏普擬出清SDP全部持股 預計3月15日完成交易2021-02-25
- 中華電入股緯創旗下緯謙 攜手打造5G高效雲2021-02-25
- 峰迴路轉!公視董事會以共識決通過爭取國際影音平台2021-02-25
- 內線交易案無罪確定 浩鼎:感謝司法還清白2021-02-25
- 我今年經濟成長挑戰4.64% 王美花:有賴三大動能2021-02-25
- 傳台積電停止報價 公司:不評論價格問題2021-02-25
- 疫情仍嚴峻 華航董座:今年仍以貨運為主2021-02-25
- 彭博:台積電今年首批公司債今標售 規模約160億元 2021-02-25
- 美揪台廠 組半導體聯盟2021-02-25
-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預計2023年Q4量產2021-02-25
- 石化搶料大戰 報價再調漲2021-02-25
- 聯電首次發綠債 上限150億2021-02-25
- 七年前的關鍵決策 富邦媒成為千億百貨股王2021-02-24
- 跟隨張忠謀17年 孫又文:感情豐富照顧基層2021-02-25
- PChome去年淨利年增55.9% 每股盈餘2.16元2021-02-25
- 1月新車掛牌衝5萬輛 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年增29%2021-02-25
- 疫情衝擊尾牙消費 餐飲業1月營收年減15.3%2021-02-25
- 遠傳加碼發出股利紅包 每股配發3.25元現金2021-02-25
- 公視決議爭取國際影音平台 文化部樂觀其成2021-02-25
- 鈺太今年挑戰筆電麥克風龍頭 搶5成市占率2021-02-25
- 疫情讓消費量能移轉國內 1月批發零售徵才逾萬人2021-02-25
- 汽機車零售發威 1月零售營收創歷史新高2021-02-25
- 融程電配4元現金股利 殖利率高達5.1%2021-02-25
- 水情吃緊晶片製造引關注 水利署多管齊下助廠商2021-02-25
- 臻鼎2.5億美元聯貸 今完成簽約2021-02-25
- 榮運旗下立盛預計採購1.8萬個新櫃 金額新台幣19.3億元2021-02-25
- 融程電去年EPS 3.55元 擬分派4元現金股利2021-02-25
- 台達電第1季展望樂觀 電動車零件拚2年內損平2021-02-25
- 文曄去年EPS為5.22元 為近三年高點2021-02-25
- 牧德爭取客戶高階製程擴展 年營收拚雙位數2021-02-25
- 夏普擬出清堺顯示器SDP所有股權 3/15生效2021-02-25
- 水情告急衝擊晶片業 王美花:節水11%不會影響產能2021-02-25
- 遠傳去年獲利超標 配發3.25元股息2021-02-25
- 瑞儀去年EPS 11.24元 連續三年賺逾一個股本2021-02-25
- 需求轉強 牧德今年營收拚雙位數成長2021-02-25
- 經濟部通過六家中小企業 擴大投資台灣23億元2021-02-25
- 六角旗下「段純貞」插旗香港 下半年擬再展三店2021-02-25
- 年前備貨效應 1月工業生產指數125.40 歷年單月次高2021-02-25
- 長興材料自結1月稅前盈餘5.56億元 創歷年單月新高2021-02-25
- 敏成2021正式進軍國際市場 菲國產線4月投產2021-02-25
熱門文章
- 鴻海奪Fisker電動車大單 2023年Q4開始量產2021-02-24
- 日媒指台積電美國新廠建設費倍增 台積電回應了2021-02-24
- 美揪台廠 組半導體聯盟2021-02-25
-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預計2023年Q4量產2021-02-25
- 夏普擬出清SDP全部持股 預計3月15日完成交易2021-02-25
- 台灣矽晶圓廠 美拉攏對象2021-02-25
- 石化搶料大戰 報價再調漲2021-02-25
- 台灣第一家獨角獸 Appier下月日本上市2021-02-25
- 訊崴總座雍海因疫情長住台灣 爬玉山泳渡日月潭2021-02-24
- 合一利多 ON101獲藥證2021-02-25
- 傳台積電停止報價 公司:不評論價格問題2021-02-25
- 聯電首次發綠債 上限150億2021-02-25
- 彭博:台積電今年首批公司債今標售 規模約160億元 2021-02-25
- 晶片電阻漲價 將帶旺被動元件首季營運2021-02-25
- 報價上漲 聯成、台聚今年展望樂觀2021-02-25
- 攜手鴻海太激勵 Fisker股價昨暴漲近四成2021-02-25
- 聯電配息1.6元 21年新高2021-02-25
- 疫情仍嚴峻 華航董座:今年仍以貨運為主2021-02-25
- 我今年經濟成長挑戰4.64% 王美花:有賴三大動能2021-02-25
- 華航總經理 高星潢接任2021-02-25
- 日媒指台積赴美設廠面臨阻礙 台積:如期推進2021-02-25
- 鴻海奪「特斯拉終結者」電動車大單 Fisker創新靈感竟來自蘋果2021-02-25
- 台視新聞爭取上架52台 排出超強陣容2021-02-24
- 鴻華先進攜納智捷 秀研發成果2021-02-25
- 晶圓代工Q1估績增20% 市占前三大:台積電、三星、聯電2021-02-25
- 行政院:三接選址改台北港 恐造成北部地區電力缺口2021-02-25
- 台灣第一獨角獸 Appier將在日本掛牌上市2021-02-24
- 全聯黑金劍指四大超商 找蘇慧倫任代言人攻早餐市場2021-02-24
- 百貨櫃姐獨創七種莓果無糖優格 搶攻50億元市場商機2021-02-24
- 展開轉型 華為力拚台灣筆電市場2021-02-24
- 全聯衝咖啡 攻婆媽市場2021-02-25
- 納智捷今年拚賣5,000台2021-02-25
- 2021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3月3日登場2021-02-24
- 彩晶公告 去年EPS 1.25元2021-02-25
- 中華電基建防護無漏洞 政院肯定2021-02-25
- 美國倡議半導體聯盟 專家:台積電是龍頭目標2021-02-25
- 藻礁議題 王美花:不敢說100分 但盡力做好經濟發展2021-02-25
- 中華電入股緯創旗下緯謙 攜手打造5G高效雲2021-02-25
- 訊連轉投資有成 玩美移動估值達3.7億美元2021-02-24
- 勤業下任總裁 柯志賢出線2021-02-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