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起死回生 遠通電收如何擊敗中韓星,搶下亞洲5國生意?
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正在醞釀全新的運輸革命。遠通電收從慘澹經營到成功外銷,打敗勁敵新加坡、韓國和中國。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開誠布公分享轉型之路。以下是演講摘要:
當全世界在做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我們如果跟大家用一樣的方法,能成功嗎?
我想講講ETC的經驗。過去20年,我為什麼走錯、又怎麼走出來?
ETC曾經充滿爭議、面臨利用率停滯,高工局的長官說不行,43%的利用率怎麼進入計程收費?合約幾乎都要解約了,當時慘不忍睹。
ETC復活的答案:以人為本的思考
ETC怎麼起死回生?外行人說是eTag,但答案是:數位轉型。
2016年我做錯的,就是一味從技術思考,包括紅外線、微波,結果老百姓不買單。
我後來才發現,民眾要的是服務,交通運輸最關鍵的3個角色:人、車、路。
過去我太重視供給端,因為我懂技術,叫大家吞下去,但忽略了人。
這個體會,讓我打掉原本的平台、技術,重新打造ETC平台。
經過數位轉型,ETC利用率大幅提升,營運面、民眾滿意度,也很穩定,拿下海外獎項、也創造社會經濟效益,也成功輸出海外。
事實上,新冠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挑戰,也帶給我們機會。現在東南亞各國都要推動無接觸服務,台灣模式已是東南亞的最高標準。
去年遠通電收累積輸出金額16億,在泰國有3條高速公路,也在菲律賓、越南、印度、哈薩克都有斬獲。
我們能走出去,靠的不是技術,而是提供完整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我們拿民眾滿意度、交通發展、經濟發展,去跟他們溝通,對方接受度很高。
即使我們在泰國,面對新加坡、韓國和中國的強烈競爭,最後台灣還是脫穎而出。
收買人心!未來所有的事都是服務
全世界的智慧運輸,分為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共享運具,但不要忘了,更重要的是:以個人為中心。
未來是所有的事都是服務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XaaS)。
在交通領域,移動是一種服務MaaS(Mobiliti as a Service),收錢也是一種服務TaaS(Tolling as a Service)。
民眾要的是方便儲值、方便查詢、客製化服務,台灣是一個很好的練兵場。
運輸是實證的科學,要做運輸,千萬別忘了與民眾日以繼夜、點點滴滴的互動,才是學習點,才能成就會感動人心的服務。
著眼在「Everything as a Service」,從專業領域出發、發展服務,但切記,不要從供給端,要從需求端思考。
ETC展示個人化、行動化、數位化的數位轉型,是運輸典範轉移的案例。
運輸邁入以個人化服務為中心的時代,利用數位科技進行以交通服務為核心的數位轉型。
下一波,是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利用數位科技應用在XaaS。
如果台灣能從服務切入,才可以在國際上被看到。
人家要下單,不是買你技術很強,是你的服務能收買人心。
除了RD,台灣要更重視BD
我最近在練跑馬拉松,借用馬拉松界的常用語,運輸業的數位轉型,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必須專注單一領域,譬如港埠、區域、道路,努力做到讓人家看到,這是未來台灣在運輸典範轉移,值得努力的方向。
我最近也深有體會,在台灣創新的人才很多,但要找新創真的好難。
過去企業很重視RD(研發人才),未來要更重視BD(商業發展人才),找出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才能產生新的未來。
遠通電收的下一步,走過以服務為導向的數位轉型,未來以業務為導向的數位轉型,有業務模式,才能不斷創新。
►►2021 CWEF冬季場完整演講精華>>https://cwef.cw.com.tw/2021/report.html
【延伸閱讀】
交通進步也是來自人性!林佳龍:智慧交通國家隊把台灣「品牌化」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 晶片大缺貨 IC設計三強接單到一年後2021-03-08
- 鴻海集團非陸接單再下一城 富智康奪美強固型手機訂單2021-03-08
- 群創攻低軌衛星 商機爆發2021-03-08
- 2021年新興市場強勁 看好數位經濟以及循環性產業前景2021-03-08
- 群創液晶平板天線無死角收訊 豐田有興趣2021-03-08
- 蓋茲加持 群創合作夥伴來頭大2021-03-08
- 全球晶片短缺 聯發科產能優勢大2021-03-08
- IC設計業 掀二次漲價風2021-03-07
- 科學園區鑿井取水 水利署點出3大評估項目2021-03-07
- 東洋攜手國際藥廠攻困難學名藥 2024年進軍美國2021-03-07
- 水利署:2026年11座再生水廠日供33.4萬噸2021-03-07
- 新店寶高智慧園區招商 將帶動周邊經濟發展2021-03-07
- 雙美聯手六大醫學會 推廣膠原蛋白面部注射教學標準化2021-03-07
- 蘋果去年貢獻台積電3367億元業績 營收比重攀至25%2021-03-07
- 鴻海旗下富智康 拿下美國Sonim手機訂單2021-03-07
- 蔡總統關心水情 強調盡一切努力穩定供水2021-03-07
- 水情告急 經部將赴竹科討論鑿井備援可行性2021-03-07
- 台鐵推維修備品國產化見成效 比例已逾4成2021-03-07
- 一支可分解吸管 化工博士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2021-03-07
- 109年民航機場僅松山獲利 小賺1億多元2021-03-07
- 看好解封商機航空股反彈 法人:留意短線過熱疑慮2021-03-07
- 勤業眾信總裁賴冠仲:細膩的談判剛柔並濟 最核心還是「人」2021-03-07
- 搭上運動休閒服熱潮 成衣雙雄Q1營收拚增兩位數2021-03-07
- 歐增產晶片 牽動台積2021-03-07
- 大廠導入Mini LED 概念股發光2021-03-07
- 產業追蹤/遠端控制機器人 吸睛2021-03-07
- 產業追蹤/AI搭虛擬實境 醫療利器2021-03-07
- 產業追蹤/CES創新 壯大防疫科技2021-03-07
- 台廠迎Mini LED商機 加速擴產2021-03-07
- 紡織業「大者恆大」 磁吸新客戶新訂單2021-03-07
- 華碩電競手機 硬體大升級2021-03-07
- 研華、群聯法說 聚焦前瞻景氣2021-03-07
- 歐都納引進3D無觸量體機 零肢體接觸助防疫2021-03-06
- 暨南大學「重回18歲的總裁」百人野餐會在櫻花樹下登場2021-03-06
- 跨界結盟搶商機 飯店攜手健身房2021-03-06
- 辰亞能源彰濱崙尾東電廠完工 首年預計逾2.5億度綠電2021-03-06
- 節水推鑿井被人身攻擊 經部:雨水比政治口水有效得多2021-03-06
- 經濟部:科技廠商主動提鑿井取水 正評估可行性2021-03-06
- 全球最大!辰亞能源彰濱崙尾海上型太陽能電廠完工啟用2021-03-06
- 鋒面通過 水利署於石門水庫集水區實施增雨作業2021-03-06
熱門文章
- 鴻海旗下富智康 拿下美國Sonim手機訂單2021-03-07
- 晶片大缺貨 IC設計三強接單到一年後2021-03-08
- 群創攻低軌衛星 商機爆發2021-03-08
- 群創液晶平板天線無死角收訊 豐田有興趣2021-03-08
- 蓋茲加持 群創合作夥伴來頭大2021-03-08
- IC設計業 掀二次漲價風2021-03-07
- 全球晶片短缺 聯發科產能優勢大2021-03-08
- 最高月薪10萬!北市就服徵才開跑 批發零售占整體六成2021-03-07
- 鴻海集團非陸接單再下一城 富智康奪美強固型手機訂單2021-03-08
- 水利署:2026年11座再生水廠日供33.4萬噸2021-03-07
- 蔡總統關心水情 強調盡一切努力穩定供水2021-03-07
- 雙美聯手六大醫學會 推廣膠原蛋白面部注射教學標準化2021-03-07
- IOT時代來臨 北市職院「物聯網班」招生中2021-03-07
- 雙美美麗商機發酵 營運添材火2021-03-08
- 雙美強拓全球膠原蛋白市場 舉辦臨床應用認證培訓2021-03-08
- 2021年新興市場強勁 看好數位經濟以及循環性產業前景2021-03-0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