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起死回生 遠通電收如何擊敗中韓星,搶下亞洲5國生意?
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正在醞釀全新的運輸革命。遠通電收從慘澹經營到成功外銷,打敗勁敵新加坡、韓國和中國。遠通電收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開誠布公分享轉型之路。以下是演講摘要:
當全世界在做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我們如果跟大家用一樣的方法,能成功嗎?
我想講講ETC的經驗。過去20年,我為什麼走錯、又怎麼走出來?
ETC曾經充滿爭議、面臨利用率停滯,高工局的長官說不行,43%的利用率怎麼進入計程收費?合約幾乎都要解約了,當時慘不忍睹。
ETC復活的答案:以人為本的思考
ETC怎麼起死回生?外行人說是eTag,但答案是:數位轉型。
2016年我做錯的,就是一味從技術思考,包括紅外線、微波,結果老百姓不買單。
我後來才發現,民眾要的是服務,交通運輸最關鍵的3個角色:人、車、路。
過去我太重視供給端,因為我懂技術,叫大家吞下去,但忽略了人。
這個體會,讓我打掉原本的平台、技術,重新打造ETC平台。
經過數位轉型,ETC利用率大幅提升,營運面、民眾滿意度,也很穩定,拿下海外獎項、也創造社會經濟效益,也成功輸出海外。
事實上,新冠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挑戰,也帶給我們機會。現在東南亞各國都要推動無接觸服務,台灣模式已是東南亞的最高標準。
去年遠通電收累積輸出金額16億,在泰國有3條高速公路,也在菲律賓、越南、印度、哈薩克都有斬獲。
我們能走出去,靠的不是技術,而是提供完整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我們拿民眾滿意度、交通發展、經濟發展,去跟他們溝通,對方接受度很高。
即使我們在泰國,面對新加坡、韓國和中國的強烈競爭,最後台灣還是脫穎而出。
收買人心!未來所有的事都是服務
全世界的智慧運輸,分為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共享運具,但不要忘了,更重要的是:以個人為中心。
未來是所有的事都是服務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XaaS)。
在交通領域,移動是一種服務MaaS(Mobiliti as a Service),收錢也是一種服務TaaS(Tolling as a Service)。
民眾要的是方便儲值、方便查詢、客製化服務,台灣是一個很好的練兵場。
運輸是實證的科學,要做運輸,千萬別忘了與民眾日以繼夜、點點滴滴的互動,才是學習點,才能成就會感動人心的服務。
著眼在「Everything as a Service」,從專業領域出發、發展服務,但切記,不要從供給端,要從需求端思考。
ETC展示個人化、行動化、數位化的數位轉型,是運輸典範轉移的案例。
運輸邁入以個人化服務為中心的時代,利用數位科技進行以交通服務為核心的數位轉型。
下一波,是自駕車、電動車、車聯網利用數位科技應用在XaaS。
如果台灣能從服務切入,才可以在國際上被看到。
人家要下單,不是買你技術很強,是你的服務能收買人心。
除了RD,台灣要更重視BD
我最近在練跑馬拉松,借用馬拉松界的常用語,運輸業的數位轉型,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必須專注單一領域,譬如港埠、區域、道路,努力做到讓人家看到,這是未來台灣在運輸典範轉移,值得努力的方向。
我最近也深有體會,在台灣創新的人才很多,但要找新創真的好難。
過去企業很重視RD(研發人才),未來要更重視BD(商業發展人才),找出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才能產生新的未來。
遠通電收的下一步,走過以服務為導向的數位轉型,未來以業務為導向的數位轉型,有業務模式,才能不斷創新。
►►2021 CWEF冬季場完整演講精華>>https://cwef.cw.com.tw/2021/report.html
【延伸閱讀】
交通進步也是來自人性!林佳龍:智慧交通國家隊把台灣「品牌化」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 峰迴路轉!公視董事會以共識決通過爭取國際影音平台2021-02-25
- 內線交易案無罪確定 浩鼎:感謝司法還清白2021-02-25
- 我今年經濟成長挑戰4.64% 王美花:有賴三大動能2021-02-25
- 傳台積電停止報價 公司:不評論價格問題2021-02-25
- 疫情仍嚴峻 華航董座:今年仍以貨運為主2021-02-25
- 彭博:台積電今年首批公司債今標售 規模約160億元 2021-02-25
- 美揪台廠 組半導體聯盟2021-02-25
-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預計2023年Q4量產2021-02-25
- 石化搶料大戰 報價再調漲2021-02-25
- 聯電首次發綠債 上限150億2021-02-25
- 七年前的關鍵決策 富邦媒成為千億百貨股王2021-02-24
- 跟隨張忠謀17年 孫又文:感情豐富照顧基層2021-02-25
- 高檢署決定不上訴 浩鼎被控內線交易案無罪確定2021-02-25
- 1月工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次高 年增18.81%2021-02-25
- 致茂去年每股純益5.56元 擬配息4.5元2021-02-25
- 誠品行旅首度跨足中餐「聚聚樓」開幕 大搶商務客生意2021-02-25
-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商總將建立服務業數據中心2021-02-25
- 1月工業生產指數125.4 為歷年單月次高2021-02-25
- 南山人壽投資淡水沙崙招商案21億 打造親子文創園區2021-02-25
- 元太攜Wacom與元力電紙 推新一代電子紙筆記本解決方案2021-02-25
- 中華電入股緯創子公司緯謙 打造5G雲服務平台2021-02-25
- 南電去年每股賺5.67元年增近11倍 擬配息3.4元2021-02-25
- 星展集團提高永續金融目標 2024年將達兆元2021-02-25
- 彩晶公告 去年EPS 1.25元2021-02-25
- 南電去年每股賺5.67元 配息3.4元2021-02-25
- 牧德董座:今年衝刺載板、半導體新商機2021-02-25
- 光寶科擬配息3.4元創新高 現金殖利率約6%2021-02-25
- 伺服器記憶體第2季合約價漲幅 部分上看2成2021-02-25
- 經長:三接如期供氣大潭電廠 將補足北部電力缺口2021-02-25
- 無畏疫情 健鼎去年每股賺11.65元創新高2021-02-25
- 遭質疑52台定頻雙標準 NCC:沒有指定頻位權限2021-02-25
- 元太攜手日系大廠Wacom 推電子紙新品2021-02-25
- VR炒5年越賣越差 蘋果為何挑今年強推?2021-02-25
- 藻礁議題 王美花:不敢說100分 但盡力做好經濟發展2021-02-25
- 鴻海研究院3/3論壇 探討電動車車聯網資安2021-02-25
- 光寶科去年EPS 4.31元創新高 擬配息3.4元也是新高2021-02-25
- 華航調漲航空運價 美國線漲3至4成2021-02-25
- 500片就接單客製!口罩界Zara賣進保時捷、全家2021-02-25
- 光寶科去年EPS 4.31元 擬配息3.4元、殖利率6%2021-02-25
- 美光推出專為汽車安全應用打造的 LPDDR5 記憶體2021-02-25
熱門文章
- 鴻海奪Fisker電動車大單 2023年Q4開始量產2021-02-24
- 日媒指台積電美國新廠建設費倍增 台積電回應了2021-02-24
- 聯電每股擬配息1.6元 寫下近21年新高2021-02-24
- 美揪台廠 組半導體聯盟2021-02-25
- 鴻海奪美電動車廠訂單 預計2023年Q4量產2021-02-25
- 台灣矽晶圓廠 美拉攏對象2021-02-25
- 石化搶料大戰 報價再調漲2021-02-25
- 訊崴總座雍海因疫情長住台灣 爬玉山泳渡日月潭2021-02-24
- 台灣第一家獨角獸 Appier下月日本上市2021-02-25
- 合一利多 ON101獲藥證2021-02-25
- 聯電首次發綠債 上限150億2021-02-25
- 傳台積電停止報價 公司:不評論價格問題2021-02-25
- 欣興看Q1載板稼動率滿載 需求遠大於供給2021-02-24
- 欣興:客戶為確保ABF產能 預約三到五年都有2021-02-24
- 彭博:台積電今年首批公司債今標售 規模約160億元 2021-02-25
- 撼訊1月EPS 0.82元 單月賺贏去年全年2021-02-24
- 報價上漲 聯成、台聚今年展望樂觀2021-02-25
- 聯合再生搶攻太陽能商機 參與標案得標率逾5成2021-02-24
- 攜手鴻海太激勵 Fisker股價昨暴漲近四成2021-02-25
- 聯電配息1.6元 21年新高2021-02-25
- 疫情仍嚴峻 華航董座:今年仍以貨運為主2021-02-25
- 華航總經理 高星潢接任2021-02-25
- 我今年經濟成長挑戰4.64% 王美花:有賴三大動能2021-02-25
- 日媒指台積赴美設廠面臨阻礙 台積:如期推進2021-02-25
- 鴻海奪「特斯拉終結者」電動車大單 Fisker創新靈感竟來自蘋果2021-02-25
- 晶片電阻漲價 將帶旺被動元件首季營運2021-02-25
- 華航最快3月18日召開董事會 討論新任總經理人選2021-02-24
- 台視新聞爭取上架52台 排出超強陣容2021-02-24
- 鴻華先進攜納智捷 秀研發成果2021-02-25
- 晶圓代工Q1估績增20% 市占前三大:台積電、三星、聯電2021-02-25
- 台灣第一獨角獸 Appier將在日本掛牌上市2021-02-24
- 全聯黑金劍指四大超商 找蘇慧倫任代言人攻早餐市場2021-02-24
- 行政院:三接選址改台北港 恐造成北部地區電力缺口2021-02-25
- 百貨櫃姐獨創七種莓果無糖優格 搶攻50億元市場商機2021-02-24
- 展開轉型 華為力拚台灣筆電市場2021-02-24
- 全聯衝咖啡 攻婆媽市場2021-02-25
- 2021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3月3日登場2021-02-24
- 中華電基建防護無漏洞 政院肯定2021-02-25
- 納智捷今年拚賣5,000台2021-02-25
- 訊連轉投資有成 玩美移動估值達3.7億美元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