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台灣薪資結構出現3大警訊 搶才大作戰如何扳回一城?
台積電於十一月宣布,自2021年起,調整員工薪酬結構,員工底薪增幅達20%,創下歷年最高調整幅度。台積電在全球搶才大作戰中開了第一槍,引發各界關注台灣薪資問題的討論。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以「加薪時代來了」為題,揭開台灣薪資結構的三大警訊,包括固定薪資被越南超越、高階主管報酬在亞太國家居末段班以及台灣加薪率長期偏低等問題。
台灣多年來萬物齊漲,唯獨薪資不漲,造成人才外流的問題,已經不容迴避。企業要保有國際性攬才競爭力,調整薪資結構已經是當前重要課題。全球權威企業人力諮詢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獨家授權《財訊》雙週刊調查內容,根據全球超過五千六百家、台灣超過550家公司薪酬資料庫的研究,最新發布的《2020整體薪酬調查趨勢》報告中,可以看出台灣的薪資結構出現三大警訊,佐證了前述企業的調薪動機。
台灣在亞太十五國之間,不但總薪資排在中後段,固定薪資更首度落後越南;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固定薪資在全薪的占比為67%,在十五國中吊車尾,而變動獎金占比高達33%,更位居亞太之冠。其次,台灣愈高階的人力,領得的固定薪資相對愈低。台灣在亞太十五國之中,專業人員、中階主管、高階主管三種職務固定薪資排名,分別排名第八、第九與第十二。換言之,主管級的固定薪資,在亞太地區已經排在末段班。
台灣的加薪率長年低於鄰近國家。根據調查,自2008年海嘯後的各國加薪率,中國每年調幅都在5%以上;自2016年起,越南更是每年都不低於8%。反觀台灣,雖然也有加薪,但幅度總在3%至4%左右,難怪會被競爭對手迎頭趕上甚至超越。
所幸,危機中總能帶來新轉機。受到疫情影響,封城、鎖國,過去旅居國外、在海外打拚的台灣人才,有不少如今都留在國內,「因為疫情,台灣現在正是人才最充沛的時刻,」人才供給面出現變化,台灣企業現在該做的,就是要想辦法把這些人留下來。
尤其近來國外科技大廠來台投資成立亞洲營運據點,臉書、亞馬遜、蘋果、微軟與谷歌等大咖,還有化工、金融業外商也紛紛看上台灣,加碼投資。另外,鼓勵台商回流方案推動至今,也帶來新的人才需求。根據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台灣民間新增五億元以上的投資年均總額都在一兆元以上,企業成長動能強勁。
再者,疫情也激化了企業的數位轉型進程。根據韋萊韜悅調查,台灣市場數位相關職務已逆勢年增15%,這是非數位相關職務數量的五倍。相較同一層級其他職務,台灣企業願意付出更高薪資水準來吸引數位人才。
因此雖然超過九成雇主苦惱怎麼吸引優秀技能人才。然而,薪資總是最直接而敏感的,就從建立與時俱進、國際接軌的薪資制度開始吧!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622期】
相關新聞
- 外資看好鴻海供貨Apple Car 電動車布局2022年看到成果2021-01-19
- 高通供貨受阻 聯發科5G晶片大搶單2021-01-19
- 鴻海投資76億 加碼越南設廠2021-01-19
- 五年來首見 台塑集團年終不加發紅包2021-01-19
- 遠傳揪團 打造數位生活圈2021-01-19
- 台積電領漲 台股盤中漲逾200點突破15800點2021-01-19
- 立積盤中亮燈漲停 再創新高價2021-01-19
- 嘉屏設科學園區 林伯豐:先改善三問題2021-01-19
- 營養師分享低卡暖身料理 抗寒又健康2021-01-19
- 嘉屏設科學園區 人力銀行:有助中南部薪資上揚2021-01-19
- 學者看嘉屏設科學園區 有助傳產轉型升級2021-01-19
- 疫情打趴廉航 旅遊變得很不一樣2021-01-19
- 台積電目標價外資上看1000元 市值重登16兆元2021-01-19
- 超微和聯發科市占率看增 法人估日月光投控進補2021-01-19
- 英業達AI團隊成台灣之光 獲美國際開發總署AI競賽冠軍2021-01-19
- 英業達AI團隊 獲美國國際開發總署AI競賽冠軍2021-01-19
- 日系外資:鴻海已經打入蘋果車供應鏈2021-01-19
- 大陸童裝「淘帝-KY」財報不實 董事交保200萬元併限境2021-01-19
- 美股休市 法人:台股籌碼面中性短線恐震盪2021-01-19
- 華為出貨受阻 台筆電廠伺機搶市2021-01-19
- 全球十大半導體廠 聯發科躍居第八名2021-01-19
- 鴻海斥資10億元 拚威州製造2021-01-19
- 越南列匯率操縱國疑慮 潛在風險2021-01-19
- 中華電5G AIoT聯盟進駐高雄 徵500名高階人才2021-01-19
- 中華電接軌國際 提升競爭力2021-01-19
- 聚陽現增30億 擴產添銀彈2021-01-19
- 儒鴻新總部明年落成 戰力up2021-01-19
- 聯合智網 助品牌衝電商2021-01-19
- 遠傳攜手AI大神 優化用戶體驗2021-01-19
- 台積電搶下訂單!領先6年的強大武器,特斯拉自駕晶片有多神?2021-01-19
- 台灣隊擴廠地圖》現場直擊:蓋工廠像下水餃 投資逾400億、跨三大洲搶搭特斯拉2021-01-19
- 電信業5G補助將闖關 NCC:依據總統政策加速加量2021-01-18
- 唐吉訶德搶攻台灣市場 學者:價格是經營挑戰2021-01-18
- 戴口罩不利臉部辨識 傳新iPhone將採屏下指紋辨識2021-01-18
- 北市仲介公會理事長選舉白熱化 郭子立宣布參選2021-01-18
- 外資賣超15.51億元 買超聯電長榮調節面板股2021-01-18
- 淘帝涉掏空 前財務長、勤業眾信會計師等人遭約談2021-01-18
- 疫情影響 美、中消費者叫車意願降低2021-01-18
- 聯發科擠入全球半導體企業前十大 排名第八2021-01-18
- 鴻海加碼美威州子公司近10億元 傳布局伺服器和AI2021-01-18
熱門文章
- 高通供貨受阻 聯發科5G晶片大搶單2021-01-19
- 傳三星5奈米產能不足可能砍單 牽動5G手機晶片市場變化2021-01-18
- 五年來首見 台塑集團年終不加發紅包2021-01-19
- 戴口罩不利臉部辨識 傳新iPhone將採屏下指紋辨識2021-01-18
- 日系外資:鴻海已經打入蘋果車供應鏈2021-01-19
- 鴻海投資76億 加碼越南設廠2021-01-19
- 台塑集團今年年終意外不加發紅包 工會直呼失望!2021-01-18
- 經部積極協助外商落地投資 唐吉訶德一口氣要400名員工2021-01-18
- 彷彿把日本唐吉訶德搬來台!台首店明日正式開幕2021-01-18
- 大同攜手愛金卡 推大同電鍋icash2.0造型電子票證2021-01-18
- 鴻海攻電動車成焦點 20日受邀參加法人產業論壇2021-01-18
- 淘帝涉掏空 前財務長、勤業眾信會計師等人遭約談2021-01-18
- 華為出貨受阻 台筆電廠伺機搶市2021-01-19
- 全球十大半導體廠 聯發科躍居第八名2021-01-19
- 斯其大獲台電7億標案 在手訂單達14億再創新高2021-01-18
- 聚陽現增30億 擴產添銀彈2021-01-19
- 高鐵大學生返校五折優惠 21日起逐日開放購票2021-01-18
- 鴻海斥資10億元 拚威州製造2021-01-19
- 疫情衝擊望減輕家裡負擔 大學生寒假打工拚賺進逾2.5萬2021-01-18
- 桃機三航廈土建工程招標案 榮工三星團隊晉級決標2021-01-18
- 儒鴻新總部上樑 明年下半年落成2021-01-18
- 中華電接軌國際 提升競爭力2021-01-19
- iPhone變身數位汽車鑰匙 手機同業也跟進2021-01-18
- 越南列匯率操縱國疑慮 潛在風險2021-01-19
- 儒鴻新總部明年落成 戰力up2021-01-19
- Garmin力挺台灣長跑運動員 捐贈100萬元給「長明賞」2021-01-18
- 小米有新品 19日至25日推出「小米年貨節」2021-01-18
- 中華電5G AIoT聯盟進駐高雄 徵500名高階人才2021-01-19
- 明基健康生活推幸福物語醫療日系口罩 喚起旅日回憶2021-01-18
- 外資看好鴻海供貨Apple Car 電動車布局2022年看到成果2021-01-19
- 春安勞檢來了!營造、石化、倉儲物流、餐飲等皮要繃緊2021-01-18
- 快收藏/2020年台灣電影票房總回顧 你看了哪幾部?2021-01-18
- 寒舍集團搶攻寒假、年節商機 旗下四大飯店推優惠方案2021-01-18
- 遠傳揪團 打造數位生活圈2021-01-19
- 宏碁烏克蘭電競、輕薄筆電 去年11月雙雙稱霸市場2021-01-18
- 企鵝飼育照護體驗 1月28日開放3月場次預訂2021-01-18
- 直播天王林揚竣逢甲設實體店 從虛擬通路挑戰零售新革命2021-01-18
- 台灣鋼聯啟動多元化營運 朝滿載運量大幅邁進2021-01-18
- 英業達AI團隊成台灣之光 獲美國際開發總署AI競賽冠軍2021-01-19
- 葡萄王董事長曾盛麟:看好今年全年業績雙位數成長2021-01-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