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台積7奈米助攻!AMD搶吃英特爾CPU市場,這一仗打得如何?
中央處理器(CPU)自2019年AMD端出第二代EPYC處理器後,便點燃了戰火。帶著台積電7奈米的助攻,讓這顆EPYC處理器搶回AMD在CPU市場的表現,從去(2019)年的市場表現來看,AMD在整體CPU市場的份額已經來到16%,比起去年同期成長0.3%。
這樣的競爭到了今年似乎不見停止,CPU兩家大廠英特爾及AMD都在今年CES展會上端出針對筆電產品的CPU,其中英特爾更是首度公開市場期待已久的獨立GPU、代號DG1的產品。
端出獨立GPU,英特爾準備好要反擊了嗎?
英特爾架構、繪圖與軟體事業群副總裁Lisa Pearce在演講上以「One More Thing」的方式帶出了代號「DG1」的GPU,是英特爾首款以Xe為基礎的獨立GPU。
從目前揭露的資訊看來,DG1將是一款針對消費級平台的獨立顯示卡產品,對於創作、遊戲、影像等有最佳化表現,預計在2020年底問世。
GPU一直是英特爾痛點,這回端出自家第一顆獨立GPU產品,無疑是向市場證明他們在CPU之外的實力,同時也能對於目前以創作者、電競為市場主流的趨勢,提供完整服務。
不僅如此,英特爾也端出以自家10奈米+製程技術為主的Tiger Lake筆電平台,包含Xe繪圖架構的CPU、AI加速器和獨立整合式繪圖晶片,號稱將達到雙位數的效能提升,同時對AI與繪圖效能表現有所幫助;另外Tiger Lake也整合Thunderbolt 4介面跟WiFi 6 Gig+無線網路,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好的對外傳輸頻寬。
雖然Tiger Lake上市時間英特爾只透露今年稍晚開始出貨,但針對以14奈米為技術的Comet Lake平台也推出高階行動處理器Comet Lake-H,主要是提高遊戲性能部分。根據英特爾副總裁Gregory M Bryant在推特上的文章,Comet Lake-H將於第一季登場。
雖然Comet Lake沒有如外界端出Comet Lake-S桌上型,但是Comet Lake-H的登場無疑也是展現英特爾對於筆電市場的佈局。Comet Lake-H將分成i5、i7、i9等產品線,最高規格是擁有8核心、16執行緒,且時脈上看5.0GHz。
台積7奈米助攻!AMD新品第一季熱騰騰登場
另一方面,去年勢氣如虹的AMD,今年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端出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搶攻筆電市場。
同樣採用台積電7奈米技術及Zen 2架構的設計,主要針對商務、遊戲、創作者的使用者需求來定位,AMD也主打輕薄筆電的U系列及主攻桌上型個人電腦等高效能產品市場的H系列,最高都擁有8核心、16執行緒,最低耗電只有15W的表現。
這顆最新的Ryzen 7 4000系列的處理器預計將於2020第一季向宏碁、華碩、DELL等筆電廠商開始供貨,搶攻筆電跟高效能桌機的市場。
兩家大廠雖然都端出新品鎖定搶攻2020年的筆電市場,但背後在供應上都藏有隱憂。
兩大廠同有缺貨之苦,誰能從中受惠?
蘇姿丰於會後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近期台積電7奈米的產能確實很滿,供貨的時間也比預期要來的長,或許這將會是AMD在今年要繼續攻城掠地CPU市場中的一個隱憂:要往前攻、後防的補給也要足夠才行。
此外,英特爾也存有自己供貨上的問題,去年曾傳出針對缺貨一事發信向客戶道歉,採用10奈米的Ice Lake被外界解讀是在製程上遇到瓶頸,打著10奈米+的Tiger Lake是否能順利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英特爾要面對的。
筆電CPU市場一直是英特爾的強項,面對AMD一波波的出擊,英特爾在筆電平台一口氣端出獨立GPU、新一代處理器Tiger Lake,邊防守、邊攻擊的方式鞏固市場。另外,英特爾也以「Project Athena筆電創新計畫」跟OEM廠商打團體戰:利用英特爾CPU的技術以及近年來在AI的表現,提供客戶可以更個人化產品,包括今年在CES展上亮相的雙螢幕設計筆電,或是端出代號「Horseshoe Bend」的折疊式概念筆電皆是如此。
不過英特爾另一個問題是,產品上市的時間都較AMD來的慢。AMD表示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將在今年第一季問世,而英特爾的高階行動處理器Comet Lake-H也同樣於第一季上市,不過這個處理器的技術是採用英特爾14奈米,兩家之間在筆電平台的較勁結果會如何,或許今年Computex展上可以有更明朗的態勢。
至於Tiger Lake筆電處理器雖有英特爾10奈米+加持,但僅表示今年稍晚開始出貨,而獨立GPU「DG1」上市時間更是沒有明確表態,因此英特爾該如何「後發制人」留下了疑問。
反觀AMD,在筆電市場雖孤軍奮戰,但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獲宏碁、DELL等OEM業者採用,華碩ROG Zephyrus G14筆電也首度啟用AMD這顆處理器,華碩官方表示將於上半年登場,對Ryzen 4000系列可以說是振奮的訊息。
相對於英特爾、甚至是以GPU為主的NVIDIA都採取團體戰的方式跟OEM廠商合作,如何創造一個更完整的生態圈,並確保自家產品能有一定水準、效能的表現,AMD要怎麼靠這個產品再搶下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值得觀察。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台積電衝刺美國布局 要蓋六個廠2021-03-01
- 台塑四寶 迎史上最強Q12021-03-01
- 日PC需求暴增 雙A大利多2021-03-01
- 郭台銘為何欽點劉揚偉接班 謝金河分析:市場已對新鴻海期待2021-02-28
- 台電挺台灣果農 將採購6萬顆鳳梨2021-03-01
- 群益投顧:3月關注台股五大族群2021-03-01
- 法人調節南亞科、華邦電 惟看好未來營運受惠車用領域2021-03-01
- 科技產業園區閒置廠房退場機制 子法預計6月底完成2021-03-01
- 工研院開課 培育AI醫療影像辨識關鍵人才2021-03-01
- 外資:鴻海股息上看4.8元2021-03-01
- 台積校園徵才 碩士可領57k2021-03-01
- 日PC熱賣 驅動IC面板 同步沾光2021-03-01
- MIH助攻 台鏈左右逢源2021-03-01
- 汽車副廠零件商機 逆勢噴發2021-03-01
- 台積鼓勵員工赴美 福利超優2021-03-01
- 冰風暴效應 石化業缺貨行情還有兩個月2021-03-01
- 台塑化:油價勁揚 短期現象2021-03-01
- 台積電外派美國福利曝光 綠卡、新冠疫苗都有機會拿到2021-02-28
- 東森攜手晶華 林口媒體園區打造新飯店2021-02-28
- 全聯搶救鳳梨農 董座:即使賠錢也要挺農民2021-02-28
- 水情吃緊紡織鋼鐵業備戰 一滴水用逾兩次2021-02-28
- 三大動能助攻 鋼構業看好市況旺3年2021-02-28
- 沒被大巨蛋案擊垮 趙文嘉接手遠雄七年繳出什麼樣的成績單?2021-02-28
- 劉揚偉談鴻海電動車 手上有十幾張牌可打2021-02-28
- 冰風暴效應 海運業加收塞港費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口感仿真肉 背後學問大2021-02-28
- 錢進貨櫃三雄 看三指標2021-02-28
- 產業追蹤/食材研發創新 拉高技術門檻2021-02-28
- 產業追蹤/植物肉掀風潮 餐飲通路搶賣2021-02-28
- 劉揚偉:鴻海ICT龍頭地位 不易被取代2021-02-28
- 鴻海劉揚偉:已為MIH電動車平台成員找好出海口2021-02-27
- 劉揚偉:鴻海MIH電動巴士6月成形 10月亮相2021-02-27
- 談鴻海MIH電動車出海口 劉揚偉:手上有幾十張牌可以打2021-02-27
- 劉揚偉:大陸競爭對手3年就取代鴻海說法 可能性非常低2021-02-27
- 蘇貞昌明天將南下挺鳳梨農 合作社盼賣出鳳梨2021-02-27
- 鄭顯聰:鴻海造車理念超前 MIH打造第二生活空間2021-02-27
- 中國禁台灣鳳梨 量販業者將推促銷助農民2021-02-27
- 想當航海王?台驊董事長顏益財:三大指標最關鍵2021-02-27
- 有線電視戶數創新低 新聞台窄門擠破頭為哪樁2021-02-27
- 泡泡面膜、沁檸香水 用清新美迎接春天的到來2021-02-27
熱門文章
- 台積電衝刺美國布局 要蓋六個廠2021-03-01
- 台積電外派美國福利曝光 綠卡、新冠疫苗都有機會拿到2021-02-28
- 外資:鴻海股息上看4.8元2021-03-01
- 台塑四寶 迎史上最強Q12021-03-01
- 台積鼓勵員工赴美 福利超優2021-03-01
- 日PC需求暴增 雙A大利多2021-03-01
- 汽車副廠零件商機 逆勢噴發2021-03-01
- MIH助攻 台鏈左右逢源2021-03-01
- 日PC熱賣 驅動IC面板 同步沾光2021-03-01
- 台積校園徵才 碩士可領57k2021-03-01
- 打破限制 生技中心將設創投基金2021-03-01
- 生技中心新藥選題一流 下一步瞄準核酸藥物2021-03-01
- 台塑化:油價勁揚 短期現象2021-03-01
- 冰風暴效應 石化業缺貨行情還有兩個月2021-03-01
- 法人調節南亞科、華邦電 惟看好未來營運受惠車用領域2021-03-01
- 群益投顧:3月關注台股五大族群2021-03-01
- 台電挺台灣果農 將採購6萬顆鳳梨2021-03-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