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24字
文/朱成志
美國生技安全委員會(NSCEB)之前發布重磅報告,特別點名陸企的藥明康德 (02359-HK) 、華大基因 (300676-CN) 是「生技版華為」,已在全球供應鏈掌握主導權。2024 年全球與陸企 Biotech達成的授權金額創歷史新高415 億美元,年增 66%;今年至今已再創新高455億美元,包含康方生物 (09926-HK) 、百濟神州 (BGNE-US) 、恆瑞醫藥 (600276-CN) 等陸企的ADC、雙抗、心血管與代謝病等「大藥」授權金嚇人,但台灣生技股是主力炒籌碼。
2024 年中國臨床實驗突破 7100 項,首次超越美國的約 5900 項,已由「跟隨者」轉變為「創新者」。2025 年截至目前「首付款超過 5000 萬美元」的授權金,陸企已佔 42%,台灣罕見這麼高的首付金額,但生技股王康霈*(6919)去年3/29「1拆2」,面額變5元,今年5月又通過「1拆10」,每股Q3將調整為0.5元,漲到1210元天價,市值逾1700億台幣;去年漲幅最大妖股*世紀(5314)也是靠1拆20,炒到1450元天價。
康霈的「局部減脂藥CBL-514」,臨床2b達標,拚三期後才授權,夢很大,但國際強敵禮來、諾和諾德、GSK等減肥藥早已先卡位,不但競爭者多,川普政府討厭不是救命用的減肥藥太貴,未來會不會大砍價?是一大變數,而這種授權金將遠低於目前的高市值。
晟德(4123)集團旗下的益安(6499),攝護腺醫材Urocross解盲完成,號稱「年底在美申請上市」,股價從34.75元飆到147元,約2015年天價295元一半,但二天連創天量,6/18當沖77.4%,是當沖客炒做樂園。2021年曾授權成功,當年大賺,但除此以外,每年都大虧錢,淨值只剩14.58元,晟德6/6董事會決議,益安股價高於100元以上將賣5000張,益安今年授權日廠可認列400萬美元,然而Q1賠1.93元,4月賠0.67元,前年賠13.09元,去年賠8.74元,Q1營業費用高達2億,虧一季就耗盡授權金,今年可能仍大賠8元。
同一集團的順藥(6535)去年號稱把中國臨床的數據拿到美國談授權,漲到400元天價又跌回160元上下,動用庫藏股護盤,4月終於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簽授權,金額會高嗎?
昱展新藥(6785)前年eps 6.71元,去年1月上櫃才200元,炒漲到2月465元創天價,市場「估」戒癮藥物ALA-1000「潛在」授權金高達8億美元,「號稱」創台灣生技史上最大,但去年才0.27元,實際後續授權金也還早,4月大跌到108.5元,用喊的能撐多久?
2016年中裕(4147)已授權旗下TMB355(Trogarzo)愛滋病用藥給加拿大的一家小藥商Theratechnologies(TH.TO),雖是「四級用藥」市場小,總授權金2.6億美元不多,銷售力又不佳,但自2023年以來,每年做新藥臨床只小虧不到1元,Q1只小賠0.09元快打平了,而最新針劑TMB365&380是在CORI大會讓全球驚豔的大市場「一級用藥」,每年光是美國愛滋病藥就高達200億美元,潛力無窮。
GSK小分子藥針劑(cabenuva)先篩掉400多種抗藥性,又有11%嚴重副作用,仍創去年13億美元的佳績,今年預估18~20 億美元,長期更看好到40億美元。中裕臨床實驗沒有篩掉病人,17人接受治療,16人成功通過,僅1人未達標,若以cabenuva的實驗標準也過關了。愛滋口服藥龍頭美商Gilead,跨入長效針劑的五款臨床藥品先篩選掉50%抗藥性,又有5%嚴重反應,6月已全數遭FDA喊停,目前只剩中裕獨家最有希望。
而中裕這次慎重簽訂的國際顧問公司認定:目前的2a數據,已具Blockbuster(潛在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潛力,策略是「邊做2b、邊談授權」,隨時可能會有大廠卡位,不會等到明年7月2b結束才談授權,一旦成功,「一級藥」比「四級藥」TMB-355的授權金大幅增加,2018年因為授權成功,中裕漲到天價349.5元,如今市值才250億台幣,誰貴?誰便宜?
附上26檔生技股的資料對比表,各自有不同的特色,新股生合益生菌eps不錯,醫影也很好。生技股王市值炒到超過1700億之後,市場下一步的主流焦點,將會是7月生技展的明星了,附表值得多加關注。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