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71字
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伊朗隨後進行報復,短線推動油價與金價漲幅,趨勢持續到本周,中國信託投信指出,新興亞股表現方面,上周並未出現外資大舉撤出跡象,反倒多數國家仍呈現買超情況,台股淨流入22.4億美元為買超之冠,南韓延續選後慶賀行情,上周持續獲18億美元資金挹注,也是外資連三周買超,印度獲買超2.4億美元,印尼、泰國、越南同樣有買盤進駐。
亞股漲跌方面,中國信託投信指出,整體股市呈現小幅漲跌情況,南韓上漲2.9%為漲幅首位,台股上漲1.9%表現次佳,印尼、菲律賓分別上漲0.7%、0.3%,而越南、印度、泰國則呈現下跌。中國信託投信分析,短線上多空消息錯綜,一方面關稅戰撲朔迷離,以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攀升,另一方面台積電(2330)股東會內容正向,後續美國四大雲端業者及輝達的展望趨於樂觀,AI趨勢保持強勁,整體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預料短線上仍會陷入整理格局。
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士醇表示,當前市場不確性仍高居不下,短線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戰爭進一步推升油價大漲,使得通膨壓力再起,加上美國關稅政策未果,下半年產業展望難以預料。
楊士醇指出,值得留意的是川普上任後,美國財政赤字開始收窄,今年4月美國預算盈餘2,584億美元,主要受惠納稅季最後一個月所得稅收強勁,同時進口關稅也創歷史紀錄達156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93億美元。川普為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正試圖緩解美國長期舉債赤字問題,包括削減政府開支、減少醫療及住房補貼、限制稅收抵免優惠等,同時加大全球對美投資、增加全球對美採購、提高關稅稅收等。由於美國企業仍高度掌握全球AI與科技核心優勢,在市場不確定性居高的環境下,長期持續投入美國相關資產,或許為相對穩定的策略。
中國信託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美國企業基本面仍相當強勁,觀察標普500指數的企業公布之第1季財報,有近8成企業每股盈餘超乎預期,其中,科技業第1季平均營收增長率達12.5%,獨占各產業鰲頭。唐祖蔭分析,即便短線不確性定攀升,但市場信心開始出現回溫跡象,主要來自二個觀察,一、5月市場上的避險基金大幅回流進股市;二、消費者信心指數在5月出現觸底回升跡象。
針對單一市場,中國信託投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外資5月大力回補越股,帶動胡志明指數走出谷底強彈,重啟多頭格局,顯示外資對越南的關稅不確定性憂慮較低,逆勢加碼投資,例如,前四個月FDI(外國直接投資)註冊金額高達138億美元,創近年新高,呼應近月國際知名織品、零售以及科技品牌陸續宣布加碼投資越南。
另外,美、越第三輪貿易談判結束,雙方就各自關心的議題進行具建設性討論,並縮窄分歧,致力尋找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雙方也同意未來數天持續舉行線上會議,由越南貿易部長阮鴻延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討論未解決問題,市場正向解讀後續進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