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35字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將於4月17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首季財報與第2季展望。然而適逢美國總統川普將公布半導體關稅,加上市場傳言台積電將與英特爾合資等利空衝擊,各大外資紛紛調降台積電目標價,不過均未降低評等。(延伸閱讀:台積法說前夕 二大外資再加入「降價陣營」)
罕見!外資集體降目標價
高盛證券下修台積電明年EPS至66.67元,本益比從20倍下調到18倍,目標價由1400元降至1200元,不過仍維持「買進」評等。
大小摩也跟進同步下修台積電目標價,摩根士丹利(大摩)由1,388元降至1,288元,維持「優於大盤」評級,但表示台積電若能在法說會上釐清近期關稅等多項疑慮,有望迎接反彈動能。
摩根大通(小摩)由1,500元下修至1,300元,維持「買進」評等。
野村證券將台積電今、明兩年EPS分別調降2%、6%,反映市場不確定因素,並將目標價從1,440元降至1,170元,維持「買進」評等。
野村不確定台積電是否能澄清與英特爾合資企業的傳言,另外,由於關稅爭議,野村懷疑台積電是否能在17日發布下半年展望。
滙豐證券考量關稅影響,可能衝擊長期毛利率,兩度下修台積電目標價,3月初開第一槍率先將目標價由1,500元下調至1,400元,兩個月內二度調降目標價,再下修到1,100元,不過仍維持「買進」評等。
花旗看好台積電在全球領先地位,維持「買進」評等,但將目標價從1,400元調整至1,050元。對於台積與英特爾合資的可能性,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佳儀則是認為短期內不太可能。
Aletheia Capital曾喊出台積電目標價1,600元,創下外資圈歷史新高價紀錄,也下修至1,500元。
廣發證券(香港)則是首度對台積電給出目標價,為目前外資券商中最低,僅有968元,評等為「中立」。廣發證券表示,雖然目前估值不高,但未來股價表現恐有上限。
另外,瑞銀為少數沒有下修台積電目標價的外資,目標價維持1,350元,評等維持「買進」。
降價不降評 依然看多
雖然外資目標價湧現降價潮,不過幾乎沒有降評,顯示仍舊看好台積長期發展。
大摩最新釋出的報告,指出台積電有望在三大不確定因素解除後迅速反彈,分別是關稅影響財測預期、與英特爾合資計畫、AI需求持續性等,大摩表示在不確定因素釐清後,台積電股價有機會強勢反彈,建議可在法說會前夕布局。
聚焦關稅、英特爾、AI需求
觀察各大外資釋出的說法,主要聚焦在台積電如何應對半導體關稅及英特爾合作案等議題,另外,是否加大美國投資與AI需求等,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川普先前宣布,消費電子產品暫時豁免關稅,業者能夠暫時鬆口氣,不過川普仍強調一周內會宣布半導體關稅,但對部分業者會「彈性處理」。
此外,AI仍然是法說會主軸,但川普關稅恐影響AI需求,野村示警,輝達及特殊應用IC(ASIC)客戶3月明顯削減CoWoS訂單,預估CoWoS下半年不會供不應求。
針對英特爾合資議題,多數外資皆認為台積電須正面回應問題,才能緩解投資人心中疑慮。大摩質疑合作案是否能為台積電股東及客戶創造價值?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若合資案最終落實,可能會稀釋台積電的長期毛利與技術領先地位。
台積電3月宣布加碼對美國投資1,650億元,用於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兩進封裝廠與一座研發中心。台積電對美國投資進度如何、是否影響台灣乃至全球其他廠區的布局,及未來資本支出規劃,都是投資人關心的重點。
(資料來源:記者張瀞文、崔馨方)
延伸閱讀
輝達攜手台積電、鴻海等大咖 在美國生產5,000億美元的 AI 基礎設施
留言